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良彪,伍新和,,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2010
根据野外石油地质调查、室内分析研究和前人的资料及研究成果,对西藏措勤盆地的烃源岩、储集岩、盖层等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措勤盆地中生界发育烃源岩主要有3套:郎山...
[期刊论文] 作者:许国明,林良彪,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川西海相区域在中古生代位于上扬子地台西缘台一槽过渡带,经历了基底形成阶段、地台及其周缘盆地形成演化阶段、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盆山耦合三大演化阶段。“槽盆”或“台盆”形......
[期刊论文] 作者:林良彪,李秀华,,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铝土矿是一种在化学成分上富含Al2O3(w>40%),w(Al2O3)∶w(SiO2)≥2∶1,并主要由铝矿物(铝的氢氧化物)组成的沉积岩类,往往与较长期的沉积间断有关。我们在川东北河Bauxite...
[期刊论文] 作者:林良彪(供稿),李秀华(供稿),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铝土矿是一种在化学成分上富含Al2O3(w〉40%),w(Al2O3)∶w(SiO2)≥2∶1,并主要由铝矿物(铝的氢氧化物)组成的沉积岩类,往往与较长期的沉积间断有关。我们在川东北河坝某钻井中发现由......
[期刊论文] 作者:林良彪,陈洪德,朱利东,, 来源:矿物岩石 年份:2010
重庆石柱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硅质岩广泛发育。通过野外剖面的观察和硅质岩主量、稀土及同位素的分析,认为吴家坪组硅质岩为受到热水影响的生物成因。其化学成份以SiO2为主,质量...
[期刊论文] 作者:林良彪,陈洪德,朱利东,,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10
川东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硅质岩广泛分布。通过野外剖面的详细研究和硅质岩主量、稀土和同位素的分析,认为茅口组硅质岩为沉积于台盆相中的热水硅质岩,其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
[期刊论文] 作者:朱志军,陈洪德,林良彪,范昱,,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10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对沉积盆地形成时期构造背景的稳定与否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已成为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研究的有效手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川东南-湘西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徐胜林,陈洪德,林良彪,陈安清,, 来源:断块油气田 年份:2010
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染色薄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川东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岩石......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茹, 陈洪德, 朱志军, 林良彪, 范昱,,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201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1cPMS)方法对川东南和湘西地区志留系小河坝组37件砂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及其相关的伴生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小河坝组砂岩的稀土总量较高,LRE......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中堂,陈洪德,林良彪,赵俊兴,许强,, 来源:新疆地质 年份:2010
通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观察及测井资料分析,塔巴庙地区有地表残积相、基岩溶蚀相、洞穴垮塌相、暗河充填相及基岩破裂相5种岩溶产物.据暗河充填相可将岩溶作用划分为两个旋...
[期刊论文] 作者:淡永,陈洪德,林良彪,隆轲,范昱,邹灏,, 来源:海相油气地质 年份:2010
贵州贵阳青岩地区中三叠统垄头组发育于台地边缘浅滩沉积环境中,主要为一套藻屑、砾屑灰岩。青岩实测剖面的分析表明,垄头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核形石灰岩、砂...
[期刊论文] 作者:朱志军,陈洪德,胡晓强,林良彪,徐胜林,,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10
通过地表露头和钻井岩心的观察,以及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分割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充填实体的层序界面进行了识别和追踪,将该区层序界面划分为两种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范昱,陈洪德,侯中健,林良彪,罗洋,吕杜,,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10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就是将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和编图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盆地构造发展演化紧密结合,利用层序界面和其他关键界面为相对等时界面,按相关界面划分体系域,...
[期刊论文] 作者:范昱,陈洪德,林良彪,朱志军,隆轲,淡永,, 来源:岩性油气藏 年份:2010
黔南地区上石炭统发育一套巨厚层碳酸盐岩沉积,其具有分布面积广、地层发育完整、沉积厚度大等特点。然而,该地区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做好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对黔南海相地...
[期刊论文] 作者:林良彪,陈洪德,朱利东,徐胜林,钟怡江,,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以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为指导,对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进行层序地层学和岩相古地理研究。嘉陵江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TSQ1,TSQ2),雷口坡组划分为1个三级......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德,侯明才,林良彪,钟怡江,张成弓,隆轲,,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10
古地理图的编制是恢复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面貌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同规模的构造运动、不同周期或级次的全球海平面升降或基准面旋回、沉积作用和气候等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下耦合成的沉积层序常常表现出不同时间跨度和空间分布范围的旋回特点。不同级别和规模的......
[期刊论文] 作者:钟怡江,陈洪德,林良彪,侯明才,隆轲,王琦,, 来源:石油物探 年份:2010
对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野外剖面、钻...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安清,陈洪德,向芳,侯中健,林良彪,徐胜林,,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2010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是重要的天然气产层。综合野外露头和钻井的岩石学、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特征,分析了鄂尔多斯晚古生代陆内坳陷盆地3个演化阶段沉积......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安清,陈洪德,林良彪,徐胜林,朱志军,李洁,,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具有“满盆生气、到处含气、岩性控气”的特点。通过东、西部气藏的对比研究认为:煤系地层广覆式生烃、浅水三角洲大面积聚砂和湖侵作用铸造区域性盖层三......
[期刊论文] 作者:范昱,陈洪德,林良彪,朱志军,隆轲,淡永,FANYu,CHE, 来源:岩性油气藏 年份:201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