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江勇, 来源:金融信息参考 年份:2002
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中,任何人都没有与林毅夫相似的经历。也许是那段独特的传奇引来了太多的探询者,林毅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个人的事免谈。 1952年,林毅夫生...
[期刊论文] 作者:林毅夫,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2
,本文是林毅夫对杨小凯观...
[期刊论文] 作者:林毅夫,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1998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日前强调,人民币不贬值对出口竞争力影响并不大。东南亚国家汇率贬值并没有给这些国家的竞争力带来多少好处,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出...
[期刊论文] 作者:林毅夫,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0
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 林毅夫说,有人认为,保护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实正好相反,经济发展了,环境也会改善。 第一,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通...
[期刊论文] 作者:黄明, 来源:商务周刊 年份:2002
2002年5月31日晚,看到凤凰卫视新闻节目的观众,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滚过面颊的泪水打动。面对镜头,正在美国从事学术活动的林毅夫哽咽着说不出话。90高...
[期刊论文] 作者:林毅夫,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1
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主张值得...
[期刊论文] 作者:阿敏, 来源:台声 年份:2002
6月4日,未能赴台奔丧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携女在北大朗润园内设灵堂祭亡父。灵堂正中悬挂着其父林火树的照片,两旁是林毅夫撰写的挽联:烟雨凄迷,恨彼苍无理,插...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农垦经济 年份:1999
作为此次财富论坛发言专家之一的林毅夫告诉记者,他的发言题目是“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林毅夫指出,从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至1997年间...
[期刊论文] 作者:尹有祥, 来源: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学报 年份:1993
林毅,1939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地区,196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1987年聘为教授级高工,现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磁性材料研究昕所长,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工商 年份:2002
这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今天提出的见解。...
[期刊论文] 作者:司徒红林, 周劬志,,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1999
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生活调养三方面论述了林毅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强调中西相参、辨证辨病、中医药周期治疗、内外合治、重视调护的学术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 年份:1999
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提出了“新农村运动”的主张,指出,开发农村大市场的努力已经有好几年了,效果却十分不佳。他认为,其原因不在农民的收入太低。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农村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遇昌, 来源:纤维复合材料 年份:1999
1999年2月3日是林毅先生逝世一周年,作为林毅先生的生前友好,我们谨以这篇文章来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林毅先生于1911年5月24日生于日本长野县,193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航空工程学科,1947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1999
经济学家林毅夫最近提出:如果中国今年GDP增长要实现7%,比起1998年的8%的目标要难完成得多。 林毅夫认为,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与过去已有很大的区别:改革开放20年来,通常政府只...
[期刊论文] 作者:窦海军, 来源:新经济 年份:2000
林毅夫认为,中国目前通货紧缩的原因不在需求方面,而是供给过快造成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所以收效不大,是因为找错了病根。通货紧缩和国有企业问题,像是一双死死...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农村经济 年份:1994
林毅夫,出生于1952年10月15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与城乡协调研究部副部长,并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农业政策及规划地区网...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2
一手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的林毅夫也有过这样传奇的“一跳”。 那是在1979年,27...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内蒙古工作 年份:2002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认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比如高科技的通讯、电子、生物制品,资本密集的汽车、精密仪器等。这类制造业通常是资金充裕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胡,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2
6月16日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周刊》发表对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独家专访,并称这是他23年来首次披露泅水赴大陆的心路历程。林谈了他的抱负、他从台湾到大陆思想转变的心路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政工研究动态 年份:200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WTO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不是在短期,也不是长期,而在中期。在短期3—5年的过渡期,我们的产业由于受保护,不会有大影响;从长期来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