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建曾,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这首诗所描述的“红岩古迹”,就在贵州关岭县境内,离县城东行25公里处、滇黔公路边的红岩山上。它的名声虽不及相距仅7公里的镇宁黄果树瀑布,但它所包藏的秘密,却引来古今中外无......
[期刊论文] 作者:林建曾,,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1949年10月13日,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接到毛泽东主席的命令,解放广州后即直入贵州,速占贵阳。11月3日,五兵团16军攻入贵州。13日,先头部队袭占贵定。就在国民党贵州军政要员纷纷......
[期刊论文] 作者:林建曾,,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中国古代就产生了关于和谐的思想观念,并在社会实践中日渐丰富和系统化,现将其主要内容选其萃而加以介绍。In ancient China, ideas about harmony were produced and grad...
[期刊论文] 作者: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中国古代就产生了关于和谐的思想观念,并在社会实践中日渐丰富和系统化,现将其主要内容选其萃而加以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无,林建曾(整理),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2006年12月11日下午2时半,由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金阳市级行政中心市政协大楼六楼会...
[期刊论文] 作者:无,林建曾(整理),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2006年10月24日上午,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周恭寿与贵州近代教育》学术座谈会在毓秀路10号党派大楼二楼会议室举行,省、市......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林建曾,,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2006年10月24日上午,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周恭寿与贵州近代教育》学术座谈会在毓秀路10号党派大楼二楼会议室举行,省、...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林建曾,,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2006年12月11日下午2时半,由贵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贵州省史学会近现代史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金阳市级行政中心市政协大楼六楼会...
[期刊论文] 作者:青泸,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运用是其学科建设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党史研究必须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人们的思想需求特点,自觉地把研究成果转化实际应用中,才能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不断......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景彦,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20世纪的中、日、俄(苏)三国关系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回顾历史可得到许多经验教育:第一、两强凌一弱,雄辩证明了“落后挨打”的必然。第二,处强邻之间只有自立自强才是唯一的......
[期刊论文] 作者:兰文飞,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1985年杜维明先生在北大上课,问学生说儒家的思想是为己,还是为人?当时绝大多数的北大学生都说,当然是为人,为人民服务,儒家是为人之学。杜先生即说,你们说的,正与《论语》所论相反,《......
[期刊论文] 作者:杨齐福,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科举制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衰亡于明清,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与君主专制统治相适应的官员铨选制度,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连的考试制度。长期以来,它颇遭物议,但......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新成,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全球史是20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史学流派,目前在西方乃至世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全球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了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从......
[期刊论文] 作者:宗定康,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以往的党史论著多认为李立三、王明提出了“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口号和主张,从而导致了中国革命的损失。其论,这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中央有时也......
[期刊论文] 作者:汪高鑫,廖燕娜,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西汉前、中期,整个社会笼罩着一股天人感应神学思潮。史学家兼思想家司马迁也曾以“究天人之际”为其撰写《史记》的宗旨。但纵观《史记》一书,无论是谈论王朝更替的历史大势,还......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良朋,吴健平,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宣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共产国际和苏共因素。在抗战期间,因苏共出于维护本国安全而不顾及中国革......
[期刊论文] 作者:马廷中,李秀梅,林建曾(摘编),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07
清雍正朝,清政府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行改土归流,基本上废除了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不仅在政治上废除了土司的世袭统治,加强了中央王朝在南方民族地区的统治;在经济上取消了领主制剥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