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范世香,高雁,程银才,白清俊,,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07
林冠截留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林冠枝叶对任意降雨量的最大吸附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降雨量足够大时,林冠截留能力就等于林冠截留容量。所以,林冠截留容量是林冠截留...
[学位论文] 作者:刘蕾,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07
本文考虑了由彼此间有间距的树冠组成的非均匀林冠内的降雨截留过程,将林冠截留理论模型从以前的水平均匀随机分布林冠推广到非均匀林冠。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分别考虑树冠内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蕾,刘家冈,,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7
考虑由彼此间有间距的树冠组成的非均匀林冠内的降雨截留过程,将以前的林冠截留理论模型从水平均匀随机分布林冠推广到非均匀林冠,导出相应的偏微分方程和截留量的计算公式,并以...
[学位论文] 作者:张家洋,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07
本文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森林生态定位站的北亚热带次生毛竹林林冠降雨再分配的观测研究,探讨了场降雨林冠截留、透流雨和干流动态过程,影响林冠截留、透流和干流因子的变化规...
[期刊论文] 作者:党宏忠,董铁狮,赵雨森,,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通过野外测定与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特征。...在观测期间(2003年5—9月),红松林分林冠截留量为103.48mm,占同期降水量的26.19%;降水按以下比例被再...
[期刊论文] 作者:王栋,张洪江,程金花,曹奇光,程云,何凡,,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7
为研究影响缙云山林冠截留量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影响林冠截留因素的灰关联度值。通过灰关联分析,找出了影响缙云山林冠截留量的主要因素和次要...
[期刊论文] 作者:范世香,程银才,王仲发,白清俊,,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根据林冠截留降雨的物理现象,借鉴流域蓄满产流理论建立了一个林冠截留降雨新模型。结合两片林分的实测资料,介绍了该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且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杜紫贤,韩永刚,谢锦升,郭剑芬,张静,, 来源:亚热带水土保持 年份:2007
本文通过对建瓯木荷和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的观测,分析了二者林冠截留差异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木荷林的年截留量为379.04mm,平均截留率是21.96%,杉木林的年截留量为259.54mm,仅...
[期刊论文] 作者:刘翠玲,潘存德,师瑞峰,,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07
林冠干扰作为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 (L.)...
[期刊论文] 作者:康文星,邓湘雯,赵仲辉,,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7
根据会同生态站2000—2005年连续定位观测数据,研究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在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林冠层每年吸收的辐射能为25.5430亿J.m-2,透过...
[期刊论文] 作者:邓幼,, 来源:景德镇陶瓷 年份:2007
邓幼 又名邓石,1959年10月生,江西新建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学院美术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室号“借石斋”。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艺术瓷厂研究所艺术室主任。...
[期刊论文] 作者:关德新,吴家兵,王安志,金昌杰,施婷婷,韩士杰,,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7
根据长白山原始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光合有效辐射的连续3年自动观测结果,结合便携式叶面积仪的季节观测,建立了以林冠上下光合有效辐射估算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半经验公式.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孟庆繁,,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2007
林冠层是森林昆虫栖息、取食、避敌的重要生境,其中生活着十分丰富的昆虫物种。但由于乔木树体高大,冠层难于接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冠层昆虫多样性的研究。冠层昆虫类群...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栋,刘炳友,于晓秋,孙喜林,王佰彦,,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学术) 年份:2007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对杨树林冠下更新樟子松技术做了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生态环境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云,李兆华,石道良,, 来源:中国森林病虫 年份:2007
冠层节肢动物的研究是近来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前沿,文章主要介绍了森林冠层节肢动物的取样方法,如烟雾杀虫剂击倒法、取样树叶和小枝、非引诱式捕获器、诱捕器及其它取样法,并...
[期刊论文] 作者:蒋俊明,费世民,余英,唐森强,何亚平,陈秀明,, 来源: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2007
对长宁竹海楠竹林、黄竹林、苦竹林、杉木林和栎林5种林分林冠降雨分配格局进行了对比。回归结果表明:穿透雨量和干流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关系,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期刊论文] 作者:曹云,欧阳志云,黄志刚,郑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7
于从2004年7月到2005年9月,对南方红壤区油桐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流和林冠截留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监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油桐林穿透雨占总降雨量75.6%±8.6%...油桐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受到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随着雨量的增加,穿透雨、树干流和截留量相应地提高,并且树干流和截留量在高的雨量下逐渐趋...
[期刊论文] 作者:冯国,,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2007
冯国,叶县辛店人,1952年生,曾任叶县常务副县长,现任叶县政协主席、叶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叶县昆阳书画院名誉院长,平顶山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平顶山香山书画院名誉院长...
[期刊论文] 作者:康文星,赵仲辉,邓湘雯,,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根据连续定位测定数据,应用空气动力学和生态动力学原理探讨了杉木人工林林冠层的动力效应及动能的传输规律.结果表明:密度2000株/(10^4m^2)、林分平均高度16 m、平均胸径15.5 c...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霞,胡涌,冯仲科,,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该文应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得了高精度的树冠底部地形信息及树高信息,提取了包含植被冠层高度的数字表面模型,即林冠层三维信息模型(DCM),结合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