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张生军,杨改河, 来源: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课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文章对...
[会议论文] 作者:侯刚,杨改河, 来源:中国农学会 年份:2004
中国中部地区农业面临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严重短缺、生产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集约、高效的设施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中部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性优势的分析,指出设施农业是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期刊论文] 作者:袁榴艳,杨改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在充分分析新疆绿洲发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提出了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即由目标层、控制层、状态层与指标层组成.社会发...
[会议论文] 作者:罗诗峰,杨改河, 来源: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在分析豫西地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阐述节水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节水农业采取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会议论文] 作者:张笑培,杨改河, 来源: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加以阐述,分析了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会议论文] 作者:周广文,杨改河, 来源: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农业结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水平持续下降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是中部农业的必然选择;以发展畜牧业为重点,促进...
[期刊论文] 作者:ZHANG Xiao-pei,杨改河,HU Jiang-bo,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04
研究了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内侧柏、荆条、20年刺槐、4年刺槐、4年苜蓿、农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容重均低于对照农田,减...
[期刊论文] 作者:陈勇,冯永忠,杨改河, 来源:农业技术经济 年份:2004
本文利用排污系数法测算了陕西省1990-2008年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禽畜粪尿和农村生活污染排放总量,并建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对陕西农业经济发展与禽畜粪尿和...
[期刊论文] 作者:韩新辉,杨改河,冯慧娟,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通过对西部地区城镇布局状况分析,认为以生态为导向指导城镇体系布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构建了以自然生态空间为背景基质,以各省区经济增长点为辐射源,各个组...
[期刊论文] 作者:朱芬萌,冯永忠,杨改河, 来源: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2004
美国的保护与储备计划(CRP)类似我国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其自1985年实施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中介绍了有关CRP...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得祥, 李轶冰, 杨改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在了解目前国内外对青藏高原研究,尤其是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现阶段关于江河源区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该...
[期刊论文] 作者:杨改河, 王得祥, 李轶冰,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回顾了建国后青藏高原研究的历程,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江河源区"的称谓、范围、经济生态区划、生态系统的主体、自然和人为因素、生物多样性问题、气候演变规律、生态环境的...
[会议论文] 作者:杨世琦,冯永忠,杨改河, 来源: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把现代农业的认识概括为五个方面:(1)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潮是可持续农业,(2)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精确化技术和精准化投入,(3)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是农业设施化,(4)现代农业发展...
[会议论文] 作者:王维钰, 冯永忠, 任广鑫, 杨改河,, 来源: 年份:2004
【研究目的】探究陕西关中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作物生育期内作物生长、土壤碳排放及土壤养分积累对秸秆还田与氮肥合理配施的响应,为实现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作物增产与兼顾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任广鑫, 杨改河, 温秀卿, 王得祥,,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以及区域自然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退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世琦, 孙小文, 孙兆敏, 杨改河,,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4
在对农业发展历史和现状认识与分析的基础上,把现代农业发展的特征归纳为5点:(1)可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潮;(2)精确化技术和精准化投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3)农业设...
[期刊论文] 作者:温秀卿, 杨改河, 王得祥, 任广鑫,,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按照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将江河源区的天然植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灌木与灌丛植被区、草原植被区、草甸植被区、荒漠植被区和湿地植被区6个区,并分析了各植被区的分布范...
[期刊论文] 作者:冯永忠, 朱芬萌, 王得祥, 杨改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利用气候-地貌-植被模式,在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因素的基础上,将江河源区划分为黄河东部河谷高原暖温半干旱农牧交错水土流失生态大区、高原凉温带大区、高原冷温带大区、高原寒...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得祥, 任广鑫, 杨改河, 冯永忠,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在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人为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指出区域的气候变化固然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然而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世琦,冯永忠,任广鑫,杨改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根据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趋势,结合我国人均年消费农产品需求的基本标准,以2001年农产品生产量为基准,同时考虑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西北地区2006年农产品需求状况.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