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静,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萧统《文选》卷四十二所载曹植“与杨德祖书》云: 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其中“德琏发迹于此魏”句,李注云:“德琏,南顿人也。...
[期刊论文] 作者:陈祖君,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曹植《与杨德祖书》) 古人谓:眼前景致,口头言...
[期刊论文] 作者:黄坤,,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1
(曹植《与杨德祖书》)但未经多久,绝大部分作品,都湮没无闻了。刘知几提出:著述...
[期刊论文] 作者:郭启宏, 来源:大舞台 年份:1994
曹植《与杨德祖书》谈到文学批评,认为“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论于割断。”意思是能作文者方可以评文。这一论点虽有道理,却失之片面,被人们多次反...
[期刊论文] 作者:墨白,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4
文认为曹植的文学价值观是以其人政治理想为价值前提的,他的文学价值取向,取决于他人生坐标核心部位上的政治理想的价值选择.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并非政治方面失意时之作,相...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祖,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份:1990
连续硬膜外阻滞(连硬)具有镇痛完善、肌肉松弛等优点,是子宫切除术的首选麻醉方法.由于麻醉手术期间血压下降的发生率较高,故将我院妇科近10年间于连硬下择期行子宫切除178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祖,,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90
作者收集12所研究中心263例心搏骤停复苏后实施重症监护治疗的病人。这组病人均为意识尚未恢复或复苏后循环稳定(收缩压超过12kPa)已10分钟对疼痛刺激仍无反应者(不包括10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祖,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Salom,杨德祖, 来源:恩施医专学报 年份:1989
麻醉与手术伴有免疫应答变化包括血中淋巴细胞数减少并伴随其亚型比例的改变,细胞疫免功能检查可见由抗原与有绿分裂原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和超敏皮肤试验呈延发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Kehl.,H.,杨德祖,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89
一、用局麻药进行区域麻醉对内分泌一代谢功能的影响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局麻药造成神经阻滞影响的研究通常只限于神经阻滞的诱导和手术开始之间的20~30分钟以内。除儿茶...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祖,张曙,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2
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老年病人硬膜外阻滞前后左室功能的变化,并同中青年病人对比。阻滞平面达T_5以上的老年组,MAP下降显著(P...
[期刊论文] 作者:张曙,杨德祖,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份:1995
报告15例老年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手术前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麻醉及手术开始后SOD进行性下降,切皮120min时最为明显(下降了41.2%),24h后仍处于对照值以下,文中探讨了SOD变......
[期刊论文] 作者:Wali F A,杨德祖,,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87
苯磺酸埃曲寇林(Atracurium besylate; ATC)是一种新型竞争性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药。它没有其它神经肌肉阻滞药的某些主要缺点,例如蓄积作用,也不按常规方式进行代谢,而是...
[期刊论文] 作者:Brockway MS,杨德祖, 来源:恩施医专学报 年份:1992
1911年,Hirschel和Kulenkampff两人分别首次报道经皮腋路和锁骨上进路作臂丛阻滞获得成功。1925年,Etienne首次报道肌间沟法臂丛阻滞。In 1911, Hirschel and Kulenkampff,...
[期刊论文] 作者:Hirshman C A,杨德祖,,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87
支气管反应亢进或反应过强指的是气道对物理、化学和药理学刺激的极度敏感。正常人对吸入物有支气管过度收缩反应者占3%;症状性哮喘的病人则为100%;有哮喘史但无症状者为70%;患......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祖,宋梧林, 来源:交通医学 年份:1991
近年来,对全麻催醒药的报道较多,但尚未见尼可刹米用于全麻催醒的报道。我院1986~1989年间用尼可刹米(Nikethamide)行全麻催醒50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Bishop M J,杨德祖,,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85
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长期留置气管内导管。关于气管造口与经喉气管内插管的优缺点,仍有争议。近年来由于低压高容量套囊的应用,两种插管径路因套囊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低,而且...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祖,熊代朝, 来源:中华麻醉学杂志 年份:1983
我院于1977年1月至1981年8月,共施行氯胺酮麻醉282例次,发生副作用与并发症57例次,发生率为20.21%。其中以精神症状发生率最高(9.57%),主要是成人;呼吸抑制较易发生(3.19%),均为静注给药者;消化道、呼吸道症状均见于小儿;休克病人出现严重循环抑制1例,为了提高氯胺酮麻醉的安......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祖, 胡文能, 来源: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Brockway MS,Wildsmith JAW,杨德祖,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份:1992
1911年,Hirschel和Kulenkampff两人分别首次报道经皮腋路和锁骨上进路作臂丛阻滞获得成功。1925年,Etienne首次报道肌间沟法臂丛阻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