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许广东,,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09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杜维明先秦儒家文化观,来探讨东西方之间对于先秦儒家文化之间差异的不同看法,杜维明作为一个在西方从事儒家文化研究的学者,可以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这...
[学位论文] 作者:李水兰, 来源:温州大学 年份:2009
本论文选择杜维明新儒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以审美现代性为理论基础,依据审美现代性的本原性含义,对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的四个论域进行深入剖析,认为经过现代性创造转化的新儒学思...
[期刊论文] 作者:杜维明 衣俊卿,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9
编者按:应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的邀请,前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国际著名新儒家学者杜维明教授于2008年5月21至23日访问了黑龙江大学。...5月22日下午,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衣俊卿教授与杜维明教授进行了学术对话。...衣俊卿教授针对杜维明教授广为人知的新儒学思想,提出了“如何对启蒙的精神资源进行扎实的反思”、“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的真实关系”、“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等三个方面的...
[学位论文] 作者:张文彦, 来源:天津大学 年份:2009
杜维明先生作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儒家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思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韩国茹,,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第三代新儒家学者杜维明一方面继承了前辈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作出了他的创新。他关于儒学宗教性的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奚刘琴,,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作为第三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杜维明先生着重于对儒学"内在超越"特质与宗教性精神的抉发,他从儒学宗教性之前提、内在超越与儒学宗教性之表现、"掘井及泉"的内在超越之路三...
[会议论文] 作者:蒋国保,, 来源: 年份:2009
杜维明立志为儒学的现代复兴“不懈陈辞”。而他关于如何复兴儒学在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学创新”到“丈明对话”的认识转变。通过梳理其认识转变的心路历程,认真分析他的“儒学...
[学位论文] 作者:刘彩红,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本文主要以杜维明的学术思想为中心,围绕儒家文化认同产生的理论背景、儒家文化认同的必要性问题、杜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9
该书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与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讲座教授杜维明先生的访谈录,主要讨论现代性的价值导向。现代社会以日益复杂的制度和日益发达的媒体激励,劝诱人们以努力赚钱、及时消费的方式追求人生意义....
[会议论文] 作者:杜维明, 来源:第24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 年份:2009
文化多样性是个活生生的事实,这为世界所公认。她被称颂为人类繁荣的根本。但是,她也被视为对全球公民的威胁。生态意识让人类明白,人类物种的生存正处于危险之中,因此,...
[期刊论文] 作者:刘莎莎,, 来源:南方论丛 年份:2009
牛年春节期间,又把杜维明的《中庸洞见》①读一遍。这书值得经常翻翻。《中庸》是原典,而这本《中庸洞见》的价值或许不在《中庸》之下。杜维明在谈到人性时,有一个比喻,“我...
[学位论文] 作者:许广东, 来源:黑龙江大学 年份:2009
儒家文化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对于儒学的研究也非常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从传统儒学到现代儒学的转变过程上。在这些研究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想,这些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刘汉芸,,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人文主义用杜维明的话来说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在‘‘轴心时代”(AxialPeriod),“人”第一次从自然中被唤醒并进入一个属于...
[期刊论文] 作者:杜维明,衣俊卿,,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9
对于启蒙反思和现代性批判这个我们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同的学术传统具有不同的回应方式。“第三代新儒家”从构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新人文精神出发,发掘儒......
[期刊论文] 作者:刘娟,刘孟信,胡耀忠,,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杜维明教授的文化创造性转换理论,强调中国的文化发展实际是自我以内在方式进行的连续创造性转换。实践这一理论,对探寻适合于徐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特有的文化发展方式,有效地...
[期刊论文] 作者:田崇雪,,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2009
本文题目借鉴于20世纪80年代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的“文化中国”概念,于此用“新闻中国”来命名评论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这篇小文,既包含着一种对深圳卫视眼界、胸襟和...
[期刊论文] 作者:奚刘琴,,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9
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蔡仁厚等学者为代表,第三代新儒家看到了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普世伦理建设的必要性,他们均致力于对儒家伦理的挖掘与取舍,论证儒家伦理与普世伦理的会通...
[会议论文] 作者:, 来源:弘扬中华文化与推进中医药发展理论研讨会暨中医影响世界论坛第二次会议 年份:2009
@@最近,有一位学者提出了一个中医是一个骗人术,那么这个骗人术竟然在几千年之内维护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骗术就不是骗术,怎么讲呢?说你这个人好,一直好到死,那么这个好就不朽了......
[期刊论文] 作者:胡金旺,,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9
杜维明教授认为古代中国文明所表现出来的延续性是由于中国人对于延续性的偏好。本文认为并非如此,中国文明的延续性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所导致的延续性的根源一直延续下来,因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9
杜维明教授认为古代中国文明所表现出来的延续性是由于中国人对于延续性的偏好.本文认为并非如此,中国文明的延续性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所导致的延续性的根源一直延续下来,因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