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健文,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94
杜正胜王健文杜正胜,1944年6月生,台湾高雄人。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获学土学位;197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期刊论文] 作者:杜正胜,, 来源:考古 年份:1992
现刊登台北史语所杜正胜先生所撰高先生之学述,以示悼念。...
[期刊论文] 作者:杜正胜,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5
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杜正胜一史学革命的双璧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相对於清代以前的传统是一种崭新的新史学,不论观念、方法和写作方式都达...
[期刊论文] 作者:杜正胜, 来源:文物季刊 年份:1998
新史学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杜正胜一现阶段中国考古学面临的问题中国人的科学考古,当从1926年李济发掘西阴村算起,至今整整70年。...
[期刊论文] 作者:谢维扬,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8
最近读到杜正胜先生论卜辞中的“城邦”的文章[杜正胜:1996],其论说的重点即与邑有关,而杜先生是明确提出商周...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孔立,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1997
【正】最近台湾编出的教科书《认识台湾》,引起各界的议论,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它展开批评.该书社会篇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杜正胜表示,他们“决心要超越统独意识,编出忠于历史的...
[期刊论文] 作者:谢泳, 来源:书屋 年份:1997
台湾王汎森、杜正胜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第二二七页中,收有吴晗给博斯年的一封长信。这封信在以往关于吴晗的研究中都未提及,比如《吴晗传》(苏双碧、王宏志著,北京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物季刊 年份:1998
研究·论述新史学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杜正胜1∶33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朱泓1∶54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冯恩学1∶65试论城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钱耀鹏1∶70中国古代城墙的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杜正胜,,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杜正胜,, 来源:考古 年份:1991
一、问题的提出 "夏代"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概念,表示古远夏王朝统治中国数百年之久的时代。近人疑古,对周代以前无可靠直接史料的朝代多不承认,传统历史的夏商王朝遂被划...
[期刊论文] 作者:杜正胜,, 来源:考古 年份:1992
一、序考古学是二十世纪才从西方传来的知识,中国古代史却是本土的旧学问。世界任何民族的古代史都掺杂许多神话传说,科学的历史知识和观念唯有等待考古学的洗礼才能建...
[期刊论文] 作者:杜正胜,, 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1993
日本长崎大浦孔子庙建于1893年(明治26年),是当地华侨祭祀至圣先师孔子,怀念祖国,怀念家乡,团结聚会的地方,也是传播中华文化、兴办教育的所在,其附属建筑十年前在我国政府支...
[期刊论文] 作者:杜正胜,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87
商鞅变法分作两期,前者始于孝公年;后期约从12至14年。内容虽然一贯,但重点不同。前者推行军功授爵制,着重培养秦的社会中坚阶层;后者则全面整顿行政系统,从事土地和兵役改革...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1
到会的有任继愈、吴晓铃、徐中玉、汤吉铭、周勋初、金启华、罗宗强、袁行霈、乐黛云、严家炎、冯其庸、刘梦溪、詹伯慧、谭家健和饶宗颐、赵令扬、邓仕棵、李孝定、高明、杜正胜、缪全吉、张静二、王叔岷、吴宏一,王孺松等...
[期刊论文] 作者:邢义田,严文明,杜正胜,李伯谦,李辉柄,张忠培,俞伟超,傅熹年,臧振华,, 来源:考古 年份:1991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话对我们这群有幸参观考古所四十年成果展的台湾考古及历史工作者而言,真是再确切不过了。四十年来,大陆考古工作在考古所的领导及推展下,取得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