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樵,,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9
在我所任职的大学图书馆意外发现十卷本《李长之文集》,感到异常的高兴。因为我关注李长之已经很久,在十年前曾经向德国马尔巴赫文学档案馆推荐他,将他收入《国际日耳曼学家辞典...
[期刊论文] 作者:蔡青,,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李长之的批评文体是一种传记体批评,这种批评实践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李长之以整体性为指归,从全局的观点出发,探入到传主的心灵,出色地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传主形象,达到了认识的全...
[期刊论文] 作者:周玉红,张应龙,,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09
专门论述李长傅先生对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贡献,不仅可以深化对李长傅先生学术成果的研究,而且有助从源头上把握华侨华人研究的来龙去脉。...
[期刊论文] 作者:李 莹,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9
曾有论者把李长声谈日本的文章,与黄遵宪、周作人的做比较,并说这是中国人百年来从文化、从民俗观看日本的文化承传线之一。...近年来海峡两岸竞相出版旅日作家李长声的随笔,他的“拊掌谈瀛”,一路掌声不断。  之所以读长声,北大教授高远东说喜其文“润”;学者孙郁说得更透亮:“冲国当代的书...
[学位论文] 作者:杨青萍, 来源:宁夏大学 年份:2009
李长之(1910-1978)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具特色的优秀批评家。20世纪30年代,李长之以《鲁迅批判》奠定了他新文学批评家的崇高地位。在大量的文学批评和哲学文艺研究中,逐...
[学位论文] 作者:张秋婷, 来源:厦门大学 年份:2009
李长之是现代文学史上独具个性的学者批评家,他的多产和“识见”令世人叹为观止。本文立足于现代性理论的基本立场,即感性、理性和审美超越三个层面,对李长之文学思想的现代性特...
[期刊论文] 作者:杨逢春,郑雪英,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李长之先生《鲁迅批判》一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奠定了其在文坛上的批评家的地位。在当时。以一部有体系的专著对某一住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论不仅对鲁迅而且对整...
[学位论文] 作者:孔苏颜,,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论史上一位重要的批评家,但他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同他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成就是极不相称的。本文在文本细读与理论把握的基础上,系统勾勒...
[学位论文] 作者:谭季兰,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李长之(1910-1978)是现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批评家和思想家。他在三四十年代写下大量的批评文字,才华横溢、立意高远。李长之谈中国文化,批评“五四”运动,推崇古典文化,追...
[期刊论文] 作者:蔡青,,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9
李长之的传记体批评灵活而巧妙地运用了这一事实原则,使一个个鲜...
[期刊论文] 作者:刘坛茹,,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名的京派批评家,他在文艺批评上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并以"感情的型"作为衡量文艺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尺。他在文艺批评实践中以"感情...
[期刊论文] 作者:孔庆林,,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2009
李长之看来,文学批评永远应该是感情和理智的起伏。他所追求的是在感性与理性两者之间寻求一种结合,进而达到对二者的综合与超越,体现了其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特征。这对现代...
[学位论文] 作者:刘辉,,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2009
李长之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批评家,他不仅拥有丰赡而奇崛的文化反思与文学批评理论,而且在艺术哲学、文艺美学、审美教育等学术领域均表现出惊艳绝...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霖,, 来源:人人健康 年份:2009
一见面就直奔主题,只谈作画不及其余,坐而论道,茶香飘渺,其乐融融,这就是李长林先生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早有耳闻李先生是山水画派中的一匹黑马,不知道这样比喻是否得体,但他...
[期刊论文] 作者:谢丽,,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具特色的批评家,“明目张胆”地用“感情的批评主义”为作家论之批评宗旨的李长之,在“感情的型”的美学尺度下,以情感体验中的审美感知与兼容理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文文,,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9
吴宓、梅光迪、梁实秋、李长之、梁宗岱等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着相同的理论前提和关注焦点,但由于所处时代环境、进行反思的哲学基础以及表现形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9
吴宓、梅光迪、梁实秋、李长之、梁宗岱等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着相同的理论前提和关注焦点,但由于所处时代环境、进行反思的哲学基础以及表现形态的...
[学位论文] 作者:牛文军,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09
李长之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位极具个性的文艺理论家。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东渐之西风的吹拂下又接触了西方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情感的肌体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晔,,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9
曲沃县退休干部李长晖,数十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不管坐在哪里,他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右手食指在桌面上,或在自己的腿上飞龙走蛇般地比划起来;不管他走到哪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涛, 来源:求索 年份:2009
在现代文学批评家中,李长之是富于理论建树的一位。他的文学批评理论透射出鲜明的科学理性精神,这主要体现在求真、重体系、明概念等方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