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帷, 来源:东北电力技术 年份:2002
首先对电力市场的定义和组成作了说明,然后介绍并分析、比较了国外电力市场的两个典型运营模式。最后,对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帷,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1984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福建历史性的森林大害虫,往往使大片的马尾松林枯死或生长量减少,并使采脂林的松脂产量大大下降,影响群众收入。解放后在党的领...
[期刊论文] 作者:蒋雪邨,李运帷,,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62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k.)是我省马尾松林的大敌。一经受害,往往使广大的松林生长不良或濒于死亡,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从根本上消除或缩小松毛...
[期刊论文] 作者:伊可儿,李运帷,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2
通过对白僵菌的微囊化试验,探索延长白僵菌液生孢子的保存时间,以利于白僵菌的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白僵菌液生孢子可贮藏10个月,发芽率仍达62.89—80.28%,活孢下降率为11.9...
[期刊论文] 作者:盛金坤,李运帷, 来源:昆虫分类学报 年份:1992
1.福建柄腹姬小蜂Pediobius fujianensis,新种 雌 体长1.2-1.6mm。紫黑色具金属光泽。小盾片后部、并胸腹节和腹部第1节背板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足除跗节前3节为黄白色外,末节...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帷,杨嘉寰, 来源:森林病虫通讯 年份:1984
一、森林中害虫白僵病的流行森林中害虫白僵病的流行,往往是抑制害虫大发生的主导因素。据报导1954年湖南新宁、湘潭等地几万亩松林中的松毛虫发生First, the prevalence...
[期刊论文] 作者:杨嘉寰,李运帷,何学友,李朝晖,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1991
福建省蝴蝶种类资源丰富。根据近年科考和采集公布的记录,已超过300种,但很多寄主不明。通过我们几年的观察、饲养和采集,并查阅过去的文献资料,共得幼虫期为害树木及其它园...
[期刊论文] 作者:刘利玲,李运帷,金得森,陈仙景,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1993
本研究将所收集的28个菌株,用稀释单孢分离的方法,进行生长特征、生长速度、产孢量和室内外对松毛虫致病力的测定比较,以闽林2、闽林1、闽林3号菌株表现突出,为优良菌株。...
[期刊论文] 作者:邱守思,李运帷,赵清山,杜增庆,高棠,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7
根据1986年中澳农业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经林业部批准,中国森林害虫生物防治考察组一行五人,于1987年5月1—23日,赴澳进行了技术考察。在澳期间先后到了首都堪培拉和...
[期刊论文] 作者:范弘达,李运帷,金得森,伊可儿,陈仙景,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1991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l)]制剂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主要药物之一,菌粉年产量达数万kg以上。为了选育毒力强、人工培养菌丝生长快、产孢量高、优良品质稳定的菌株,...
[期刊论文] 作者:伊可儿,李运帷,金得森,范弘达,陈仙景,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2
通过对白僵菌的微囊化试验,探索延长白僵菌液生孢子的保存时间,以利于白僵菌的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白僵菌液生孢子可贮藏10个月,发芽率仍达62.89—80.28%,活孢下降率为11.9...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帷,金得森,伊可儿,范弘达,刘利玲,陈仙景,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1992
载体半固体砖式开放培养白僵菌新工艺的主要特点为:采用塔板式发酵罐通气搅拌,不易污染,空气的分散性好,溶解氧较多,发酵效率高;采用R粒体做载体,疏松通气,培养面大,产孢量高...
[期刊论文] 作者:李友恭,陈顺立,谢卿楣,蔡秋锦,吴敬,李运帷,郑学清,朱政文,周博大,郑辉棋,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81
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是木麻黄的重要害虫,1971年以来,连续在福建沿海的木麻黄防护林内大面积发生。该虫一年一代,以滞育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孵化。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