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A版) 年份:2016
李竹平,老实告诉我们,你上午去哪了?”我一进教室,几个孩子就冲过来,围着我,摆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组员李竹平,赶快坐好,不要说话!”一个小女孩一本正经地命令我。突然...
[期刊论文] 作者:曹卫星,,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16
李竹平老师在《例谈文体意识在语言文字运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中说:"文体意识就是对不同文体有自觉的理解、感受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文体自觉选择适切的阅读方法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6
一、什么是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夏丏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一文中讲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以为最好以选文为中心,多方学习,不要把学习的范围限在选文本身。因为每...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6
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进行学科融合,以促进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广博的智力背景、烂漫的童真童趣是全课程改革试验的核心理念。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教育视界 年份:2016
古诗词教学,历来强调一个"读"字,如今又提倡回归诗的本质,变宽泛的"读"为"吟"、为"诵"。作为从一诞生就与音乐结缘的诗歌,平长仄短,依字行腔,通过音韵节奏来传达情感意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师道 年份:2016
当我们的教育在呼吁或高歌着“发现儿童”时,作为一线教师,真正用心发现身边一个个真实的儿童,真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着贴心的小事,这比呼吁和高歌重要得多。教育的爱,不单单在于为师者学识有多高深,更重要的,是为师者是否愿意走进每一个具体儿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师道 年份:2016
"全课程理念"面向世界,指向未来,为核心素养的形成铺垫,为个体的人生幸福奠基。全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从儿童立场出发,以儿童的情感需求、认知特点、生活体验为基础,建构真正......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师道 年份:2016
一开学第一天,向日葵班的孩子们来到了学校的阳光农场,每个人种下了一颗黄瓜种子,开始了持续一个学期的有意思的“成长体验”活动。我们把这一天称为新学期的“立春日”。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师道 年份:2016
把家长会开成“鲁豫有约”的形式实在是不敢想的,“一段段窝心的真情,三千六百秒赤诚对话,千万次殷切回响”,这样的效果更是不敢奢望吧。但是,如果家长会上能够让家长、孩子以及老师都能以真诚而平等的姿态“说出你的故事”,该是最好的教育愿景吧。  无论是作为教师......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福建教育 年份:2016
叶圣陶先生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写道:"担任国文教授的教师呀,你们为儿童全生活着想,固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即为国文教授的奏功着想,也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儿童既......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A版) 年份:2016
不管班规包含哪些内容,制订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它来规范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让其合乎我们认为正确合理的规定和要求。因此,当我面对班上孩子们各种"没规矩"和"任性"时,首先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上旬(A) 年份:2016
我的听读课有两个重要的仪式,一是开课时的闭眼静心,二是结束时向作者致敬。有听课的老师问我为什么一定要有这样两个环节,我告诉他们,之所以重视这样的仪式,不仅因为它对于课堂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A版) 年份:2016
与儿童打交道,我的一点经验是:两个法宝不可或缺,即同理心和故事。正是靠着这两个法宝,班上的几个名声在外的“淘孩子”不仅渐渐改掉了坏习惯,而且有时还能成为班级同学的正面榜样......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上旬 年份:2016
全课程年级很重视"仪式"给孩子带来的成长体验,所以每学期结束的时候都会举行班级期末庆典。庆典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一份班级叙事,孩子们一学期的收获和成长是叙事的主要内......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A版) 年份:2016
面对动不动就耍性子哭鼻子的八九岁孩子,很多老师总会绷紧了神经,一出现状况就第一时间介入。老师耐心地了解情况,判断是非,或教训或安慰,平复了孩子的情绪,化解了孩子间的矛盾,才觉......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上旬(A) 年份:2016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家长的问题,但这不能成为教师推卸责任的借口,相反,有了这样的认识后,面对存在具体成长问题的孩子,我们反而多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瀚在情绪控制方面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上旬(A) 年份:2016
学校教育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孩子,还是一个个与众不同的家庭。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教育,至少要基于两种研究:研究孩子和研究家长。...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上旬(A) 年份:2016
在教室生活当中,无论是教师的身体力行,还是倾心陪伴;无论是外在的行为规则制订,还是内在的规则意识建立;无论是有意识的教师引领,还是儿童的自我管理,都朝向一个目标:让儿童...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师道 年份:2016
一  开学第一天,向日葵班的孩子们来到了学校的阳光农场,每个人种下了一颗黄瓜种子,开始了持续一个学期的有意思的“成长体验”活动。  我们把这一天称为新学期的“立春日”。立春日当然应该是一个播种的日子。城市里的孩子,虽然理解“播种”的原义和引申义,但亲......
[期刊论文] 作者:李竹平, 来源:湖南教育:上旬(A) 年份:2016
童年是需要伙伴的,这是交往的需要,也是精神和心灵成长的需要。在童年拥有怎样的亲密的同龄伙伴,往往会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打下鲜明的“伙伴烙印”,甚至对一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