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7
希凡最新著作《红楼艺术世界》出版从1957年《红楼评论集》问世以后,希凡先生除了公务之外,集中研究了《三国演义》等小说的人物形象,出版过《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
[期刊论文] 作者:勤西,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1994
诗文大家勤西五百年前,陇东高原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阳,他以复古为己任,联合同道革新诗文,使当时衰微的文坛有了生气。他为民请命,迭上华章,使天下震动。阳祖籍河...
[期刊论文] 作者:贺军,,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7
1995年夏,温同学的《韵》出版。我在《,在秋天里成熟》一文里介绍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并预言以她的品德和毅力,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果然,仅仅一年,她的第二本以...
[期刊论文] 作者:洪涛,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8
《红楼》英译本中的改译和等效问题洪涛翻译《红楼》这样的文学名著,译者可不可以按一己好恶作出改动呢?恐怕没有人会说可以。《红楼》的译者霍克思(Hawkes)也认为不能越雷池半步...
[期刊论文] 作者:晓宇,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7
【正】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研究所编写的《红楼大辞典》目前正在定稿,不久即将付排,明年可以出书。该辞典由冯其庸、希凡任主编,陶建基、吕启祥、邓庆佑、胡文彬、顾平...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人恩,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01
《红楼》对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汉学家森槐南有一定影响。森槐南是日本第一位《红楼》翻译者 ,他将《红楼》第一回楔子译成日文。他十七岁时创作的《补春天》曾得到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人健康 年份:1999
明朝文学家阳,庆阳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阳少时聪慧,才思敏捷,是塾师的得意门生,所以,塾师常同他属对。一次,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阳随塾师上山春游,...
[期刊论文] 作者:庆信,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7
《红楼》象征形态论庆信英国现代文学先驱康拉德说:“所有的伟大的文学创作都是含有象征意义的,唯其如此,它们才取得了复杂性、感染力与美感。”①《红楼》作为中国最伟大...
[期刊论文] 作者:霍克思,,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0
一个外国的翻译者,跑到堂堂的中国红学家们跟前去说三道四地讲起《红楼》来,有一点象“冠沐猴”在人前跳跃着——即使不讨人厌,亦要惹人的笑话。我在翻译《红楼》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邓庆佑,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5
二十年代初,胡适的《红楼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辨》问世以后,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虽然有寿鹏飞的《红楼本事辨证》、阚铎的《红楼抉微》和景梅九的《石头记...
[期刊论文] 作者:洪岩, 来源:读书 年份:1997
海南出版社的《辜鸿铭文集》(下册)收辜氏《义利辨》一文,译者注:“此文乃是辜鸿铭自己对他以英文写作的《是义还是利》一文的翻译。”实则,此文译者乃辜之得意弟子季。...季,字懋猷,湖南平江人,北京大学学生,中共早期党员,所著《我的生平》(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二年版)曰:“当中国正将对德宣战之际,辜在某外报上作英文社论一篇力斥其非。...
[期刊论文] 作者:述闻,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7
【正】 这是海内外红学研究者中到今天为止惟一的一部专门评价《红楼翻译本的著作。全书除卷首的霍克思序、译者自序和《喜见红楼新英译》的长文外,共有八章:第一章红与...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翎,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7
漫说纨胡元翎在人们头脑中,纨的形象似乎再清楚不过也简单不过。她就是“槁木死灰”,她就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俞平伯先生曾说过:“谈《红楼》尽可以撇开纨、巧姐等”①。...
[期刊论文] 作者:鲁南,黄乐怡,赵体威, 来源:中国石化 年份:1998
全力以赴心中的——记石科院教授级高工、第六届王丹萍科学奖获得者文/鲁南黄乐怡赵体威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生,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3
曹雪芹对《西厢记》的反封建礼教、歌颂婚姻自主的主题极为赞同,他在《红楼》中多次引用《西厢记》中词语,并在那个《西厢记》被称为“诲淫”之书的年代里,公然在他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启光,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5
开阔的视野,诱人的领域──葛劳·苏尔的印尼华人之文化学研究评述杨启光葛劳·苏尔(Claudinesalmon)博士,1938年6月5日生于法国热沃省布律耶尔,现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室主任...
[期刊论文] 作者:周五纯,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88
纨的结局由于《红楼》不是全璧,纨的结局也就成了问题。在作者的写作计划中,贾兰“威赫赫爵禄高登”之后,“昏惨惨黄泉路近”的是纨还是贾兰?高鹗续书讲的是...
[期刊论文] 作者:徐振辉,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9
本书以多角度、跨学科的方法综合研究《红楼》,作者从历史、文化、心理、语言和比较研究的角度探寻《红楼》丰富复杂的意蕴。该书由著名红学家希凡先生作序,他指出,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杨启光,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5
开阔的视野,诱人的领域──葛劳·苏尔的印尼华人之文化学研究评述杨启光葛劳·苏尔(Claudinesalmon)博士,1938年6月5日生于法国热沃省布律耶尔,现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室主任...
[期刊论文] 作者:治翰,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1997
论《红楼》的独白与内心独白[韩国]治翰引语《红楼》首先是一部文学著作,“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①。一般来说,小说的语言根据陈述主体的身分可划分为两类:“叙述语言(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