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勇,李国雷,,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08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雷,刘勇,甘敬,郭蓓,徐扬,,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飞播造林是我国偏远山区重要的植被恢复模式之一,探讨林地质量和调控措施对飞播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于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勇,宋廷茂,翟明普,李国雷,,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8
森林培育学需要加强系统科学的指导。这不仅是因为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多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对其规律的认识需要系统科学的指导;更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雷,刘勇,李俊清,李瑞生,,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度为8000株/hm。的9年生油松林设置间伐处理,强度分别为30%(弱度)、48.75%(中度)、53.75%(强度)、77.13%(超强度)4个间伐强度及0%(对照)。5年后,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雷,刘勇,李瑞生,徐扬,郭蓓,,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研究密度对叶凋落物基质物质及分解速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对造林密度为3130株/hm2的18年生油松人工林设置0、35.7%、49.2%6、4.2%4个间伐强度的处理,3年后,应用分解网袋法比较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及初始物质的变......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扬,刘勇,李国雷,郭蓓,李瑞生,,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从植物多样性角度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油松中龄林的影响,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相似地力条件下,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科、属、种的数量增加,植物多......
[期刊论文] 作者:刘勇,李国雷,李瑞生,郭蓓,徐扬,, 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8
2001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对保存密度为3 300株.hm-2的25 a生油松人工林设置27.3%、41.7%、48.5%和57.6%4个间伐强度的处理。4 a后,通过比较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酶的变化,探讨用土壤肥力评价间伐效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雷,刘勇,李瑞生,吕瑞恒,徐扬,,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8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以21、29、36年的油松林为对象,采用时序研究法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酶角度进行多因子综合比较,分析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于海群,刘勇,李国雷,李瑞生,吕瑞恒,,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08
对18a生初植密度为3130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进行了35.7%,49.2%和64.2%共3种不同强度间伐及无间伐对照共4个处理。3a后,对上述4个密度林分内0-20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雷,刘勇,于海群,吕瑞恒,徐扬,郭蓓,, 来源:西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运用典型抽样法,对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乡柏木井22年生飞播油松林进行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结构以及更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飞播油松群落共有维管植物30科,51属,61种;生活型谱以...
[期刊论文] 作者:方博云,李国雷,李超,周雪燕,龚辉,龚亚明,,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08
对豌豆新品种象豌1号于2007年冬季在浙江省4个不同地区进行区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象豌1号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稳定,可在浙江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种植,同时它具有丰产、稳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