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6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善评, 来源:山东环境 年份:1998
对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山东工业大学数理系环工教研室李善评●可持续发展是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把“可持续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季凤仙,李善评,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94
使用稀释定律的条件和范围季凤仙,李善评(山东工业大学数理系济南250014)弱电解质在不太稀的溶液中,电离度、浓度与其电离常数之间存在下述关系:当α很小时,上式可近似表示为:以上两式对应...
[会议论文] 作者:李善评, 来源:全国首届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李善评,张成禄, 来源:山东冶金 年份:1994
本文提出了以工业废弃物───瓦斯灰和烟道灰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研究的新方法。该方法给出了适宜的处理时间、处理剂用量、PH值和活化剂等工艺条件。对于300mg/l以下的含铬废水,采用该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凤仙,李善评, 来源:化工环保 年份:1995
提出利用铁屑和烟道灰组腐蚀电池,治理印染水的方法。该方法以电化学作用为主 有还原降解、吸附和混凝等机制。采用铁屑/烟道灰过滤-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出水COD可降至100mg/L以下,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善评,刘健, 来源:水处理技术 年份:1999
本文利用废弃物一瓦斯灰为处理剂治理印染废水,该方法以电化学作用为主,兼有还原脱色,混凝吸附等机制,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也为废物综合利用,以废治废开壁了一条新路,试验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凤仙,李善评,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1996
本文采用臭氧氧化--铁屑/烟道灰过滤-混凝吸附组合沉淀法处理药厂扑热息痛废本,COD去除率可达94%以上,脱色率达99.6%,可使处理后废水的COD低于50mg/L,色度低于2倍,水质清液透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国家排放标......
[期刊论文] 作者:刘健,李善评,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2002
通过对济南市电视广播电磁辐射强度进行监测 ,提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和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 ,为济南市城市规划和电视广播电磁辐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会议论文] 作者:李善评,李凤仙,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推行清洁生产、控制工业污染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李善评,高友红, 来源:山东科学 年份:1998
利用钢厂废弃物-瓦斯灰处理剂治理印染废水。该方法以电化学作用为主,兼有还原脱色、混凝吸附等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处理后的水、出水COD可降至100mg/L以下,去除率达87%以下,色度低于50倍,脱色......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凤仙,李善评,张成禄, 来源:环境工程 年份:1993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烟道灰-瓦斯灰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新方法。该法给出了适宜的处理时间、处理剂用量及其用量比,活化剂和pH值等工艺条件。采用该法处理浓度在300mg/L以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员军锋,李善评,王旭东, 来源:山东环境 年份:2002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垃圾量增加的趋势,提出了当前城市垃圾减量化的主要途径,指出机械化堆肥技术是当前应大力推广的减量化技术,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李善评,李凤仙,张成禄,赵海霞, 来源:污染防治技术 年份:1995
用三种工业废弃物:烟道灰、瓦斯灰、铁屑为处理剂处理印染废水的新方法。三种废弃物可组成腐蚀原电池,以电化学作用 主,兼有还原降解脱色,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机制处理印染废水......
[期刊论文] 作者:李善评,唐炳迎,李风仙, 来源:水处理技术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李风仙,魏云鹤,张成禄,李善评, 来源:环境保护 年份:1997
钢厂的瓦斯灰堆积如山,轧钢酸洗废水流淌成溪,烟气中的SO2向周围大气中弥漫扩散。由此可见,钢厂中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废物无一不有,如不加治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反之,若加以......
[会议论文] 作者:黄幕斌,李高兰,杨国生,沈耀生,李善评, 来源:第十二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年份:1999
近年来,Iepri等人报道了用微晶纤维素三醋酸酯(CTA)直接制备手笥板或与硅胶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备薄层板,以含乙醇或2-丙醇的水溶液为流动相分离了衍生化的氨基酸、丙酸衍生物、...
[期刊论文] 作者:黄慕斌,李高兰,杨国生,沈耀生,李善评, 来源:山东化工 年份:1998
用微晶纤维素三醋酸酯和硅胶以3:1配比混合制成薄层板。在此板上用乙醇、水、醋酸或乙醇和缓冲液(pH=10)的混合物或乙醇为展开剂,分离了特罗格尔碱、安眠酮、芬那露等三种对映体。对流动......
[期刊论文] 作者:黄慕斌,孙健,李高兰,杨国生,亦海录,高智,王建鹏,王吉顺,李善评,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8
在纤维素三醋酸酯手性柱和薄层板上,研究了温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分离对映体(10~50℃),芬那露和安眠酮的lnk和lnα对1/T图皆成直线关系,并且α值随温度增加而减少.但降低温度对芬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