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张守春,王秀红,朱日房,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7
流体动力是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目前有多种方法进行成藏动力学研究.成藏过程中的流体压力是变化的,油气成藏动力研究还有待在差异性方面加以深化.运移条件对烃类性质有重要影响,常见在宏观物性上的变化,同时物性的变化也意味着化学特征的变化,即发生分异效应.分......
[会议论文] 作者:张守春,王学军,朱日房,王大洋,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年份:2017
压力发育范围不同程度的偏移,反映了不同时期高压流体充注方向的差异,也即说明油气运移方向不断变化。这一现象对成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区域古超压的范围远大于现今超压分布,超压波及范围大,能较快将油气输送到低压区,有利于向更远的凹陷边缘区运移。......
[会议论文] 作者:刘庆,王学军,朱日房,王茹,王娟,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年份:2017
东营凹陷作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中的典型富油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一套冲积、河流相-湖泊相地层,最大厚度可达1500m,纵向上划分为4个亚段,其中沙四段和沙三段为主力烃源岩层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具有沉积序列完整、厚度大、古湖泊盐度类型齐全等特点......
[会议论文] 作者:李政,朱日房,张林晔,綦艳丽,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7
针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页岩油的勘探在埋藏3500m以上以勘探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泥岩/泥质灰岩为主,而在3500m以下富有机质纹层状和层状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均为页岩油有利的勘探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苏思远,姜振学,宁传祥,王智,李政,朱日房,, 来源: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2017
通过显微镜薄片观察、热解实验、氦气孔隙度、脉冲渗透率、XRD全岩矿物分析等实验,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的生烃能力...
[会议论文] 作者:王宇蓉,包友书,李政,吴连波,张蕾,朱日房,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7
页岩油气是自生自储、原位饱和成藏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孔隙中可同时存在原油、地层水或天然气.实验室测定岩石中含水量的方法有多种,对于致密的泥页岩,由于孔隙很小,以纳米级居多,常规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无损探测和准确评价储层物性、孔隙......
[会议论文] 作者:朱日房,张林晔,李政,邹艳荣,王宇蓉,张蕾,綦艳丽, 来源: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7
随着页岩油研究的深入和勘探实践的开展,页岩油的研究已从形成条件和资源潜力评估转向页岩油赋存机制、成藏特征、有利分布区预测以及勘探部署急需解决的"甜点"预测的问题.页岩中页岩油含量及其如何演化是这些研究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东营凹陷为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宁传祥, 姜振学, 高之业, 李政, 朱日房, 苏思远, 李廷微,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廷微,姜振学,许辰璐,朱日房,李鑫,陈委涛,宁传祥,王智,, 来源: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2017
页岩油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的微—纳米孔隙中,因此研究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是认识页岩油富集机理的关键.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CO2吸附、N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对沾化...
[期刊论文] 作者:宁传祥,姜振学,高之业,李政,朱日房,苏思远,李廷微,王智,黄睿哲,陈磊,,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7
孔隙连通性是致密储层有效性评价的关键.为了定量评价致密储层孔隙连通性,文中分析了核磁共振和高压压汞所反映的孔隙空间的差异,以核磁共振和高压压汞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