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子彬,徐佩若,赫崇衡,, 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年份:2007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讨论了研究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学生设计能力培养体系的设计、计算机能力培...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允华,朱学栋,吴勇强,朱子彬,, 来源: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2007
在矩形错流移动床中考察了整流子对移动床内颗粒移动、空腔、贴壁等现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错流的条件下,床层内颗粒下移速度表现为近上游面的颗粒快于近下游面的颗粒,...
[期刊论文] 作者:黄婕,齐文杰,黄科,吴勇强,朱子彬,,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年份:2007
在高压间歇无搅拌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在高温甲醇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对降解产物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了超临界甲醇降解PBT的机理为在甲醇的作用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允华,朱学栋,吴勇强,朱子彬,,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年份:2007
在错流区高度为430 mm,横向宽度分别为400 mm,200 mm,105 mm的三种不同尺寸的矩形二维移动床内对贴壁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错流气速的增加床层压降也增加,当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婕,陈磊,齐文杰,吴勇强,朱子彬,, 来源:功能高分子学报 年份:2007
研究在间歇高压反应器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及聚碳酸酯(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通过建立聚酯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反应模型,探讨了...
[会议论文] 作者:董娇娇,王剑,申群兵,朱学栋,朱子彬, 来源: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07
作为重芳烃轻质化的重要途径。催化加氢脱烷基具有反应效率高、氢耗低、转化率高、选择性好等特点。本文以Hβ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负载不同金属物种的催化剂,考察了其C9+重芳烃...
[会议论文] 作者:朱瑾,朱学栋,董娇娇,申群兵,朱子彬, 来源: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07
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中,催化重整和石脑油裂解反应都副产大量的重芳烃,目前这些重芳烃主要作为燃料烧掉,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采用动态水热法合成了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允华,朱学栋,吴勇强,朱炳焕,朱子彬,,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在矩形错流移动床内考察了两种类型的内构件——整流子及多孔隔板对移动床内颗粒贴壁的影响。实验表明:与无内构件的移动床相比,在床层内设置整流子降低了颗粒贴壁的临界压降,......
[期刊论文] 作者:黄科,唐黎华,倪燕慧,吴勇强,朱子彬,, 来源: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2007
采用微型可视反应器考察了在超临界甲苯中聚苯乙烯降解的相变过程.随温度升高聚苯乙烯在甲苯中迅速溶解,体系在略高于甲苯临界点处气液两相界面消失,且伴随着临界乳光现象,随后反......
[期刊论文] 作者:黄祥健,毛连生,谢在库,陈庆龄,朱子彬,, 来源: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年份:2007
催化剂的焙烧是催化剂制备的重要步骤,以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隧道窑和连续式回转炉等常用工业设备焙烧的催化剂,与实验室马福炉焙烧的催化剂分别进行了评价和分......
[期刊论文] 作者:唐黎华,胡思飞,倪燕慧,朱学栋,朱子彬,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研究了扎莱诺尔褐煤焦m(C)/m(H)、密度、碳结构、总比表面、矿物质分布以及反应性等特性与制焦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制焦温度的升高,焦的m(C)/m(H)、密度单调上升,焦中碳结构未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华波,唐黎华,张琪,樱井诚,朱子彬,龟山秀雄,,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以Clad芯材铝板(Al/Alloy/Al)为原材料,利用铝的阳极氧化技术制备出新型金属一体化阳极氧化-γAl2O3载体。并利用这种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Al2O3/Alloy、Pd/Al2O3/Alloy及Pd...
[会议论文] 作者:于子钦,朱学栋,吴勇强,唐黎华,胡思飞,朱子彬, 来源: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07
顺酐,又名马来酸酐,化学名顺丁烯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乙酸酐和苯酐的第三大酸酐,下游产品领域极其广阔,开发和应用前景广泛。本文按照工业条件建立一单管固定床反应器,并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VPO催化剂在工业条件下进行性能考评,从而为正......
[期刊论文] 作者:陈冬霞,唐黎华,周亚明,汪文梅,吴勇强,朱子彬,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2007
采用连有电脑一摄像头的煤灰熔融特性测定装置,在Ar气氛下研究了灰中焦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灰中焦对灰熔融特征温度和灰熔融动态特征具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与煤种以......
[期刊论文] 作者:陈冬霞,唐黎华,周亚明,汪文梅,吴勇强,朱子彬, 来源:耐火材料 年份:2007
将灰分(w)为6.81%,挥发分(w)为32.68%的煤制成煤灰后,压成圆柱形的煤灰柱放在Cr2O3(w)含量约为90%的Cr2O3-Al2O3-ZrO2砖上,再推入管式加热炉中,在Ar气氛下,通过升温试验(升温至120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