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胜利,李新,,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是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词人,宋人汪莘曾将他与苏轼、辛弃疾并称为“宋词三变”,这个“三变”论从很大程度上是就词的风格而言。的词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概...
[期刊论文] 作者:陈旭献,, 来源: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是南宋前期的重要词人,其作品清隽谐婉,犹具北宋风度。深受历朝文人的喜爱,到了清代由于各种原因,对的作品及其本人的关注都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本文通过清人...
[期刊论文] 作者:尹波,,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藏》之编纂,正是时代之产物。2004年底,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的《藏》首批50册在孔子诞辰2555年之际编成,2005年在北京举行了出版发行Hi...
[期刊论文] 作者:李冬梅,,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明清《藏》三大家中华《藏》编纂的第一人——湖湘学人孙羽侯。孙羽侯,字鹏初,明朝万历中期人。汤显祖《孙鹏初遂初堂集序》云:“(鹏初)尝欲总史传,聚往略,起唐虞以来至...
[期刊论文] 作者:王桢,, 来源: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6
隐逸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作者曲折的生活经历和出尘脱俗的精神世界。其恬淡、豁达的心境,既是诗人的人生个性,也创造了南宋隐逸词晶莹明净的优美意境。...
[期刊论文] 作者:舒大刚,,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随着海内外“中华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自古学人“佛道有《藏》,吾何独无有”的慨叹正在得到改变。在各界朋友的关怀和支持下,四川大学《藏》编纂经历七年的探索与努力,...
[期刊论文] 作者:郭齐,,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我认为,要编好《藏》,关键在于把好六个关口,加强两项研究。六个关口是:选目、编排、版本、圈点、校勘、校对。两项研究是:儒学发展史研究、儒学文献研究。In my opinion...
[期刊论文] 作者:舒大刚,,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藏》是收集保存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它荟萃两千余年儒学著作,以系统的著录体例,分门别类地予以标点、校勘和编排。它作为中国古代儒学成就之集成,可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世文,,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在《藏》设“孔孟史志”一类,是我们对儒学史部文献分类的一个尝试。有关孔子、孟子及其门人、弟子的史料文献历代都有著录,但往往附在其他类目之中,如《史记·孔子世家》...
[期刊论文] 作者:舒畅,,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随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藏》编纂与研究”招标工作的尘埃落定,由北京大学牵头的《中华藏》编纂工程宣布正式启动了!有人称这是“千百年来中华学人的圆梦...
[期刊论文] 作者:周建梅,,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6
一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心灵状态,心态的转变导源于人生历程中的几次丧失:北宋沦亡,浪漫清游生活丧失;政治昏聩,抗金志向实现可能性丧失;与抗战派交往被斥逐,参政话语权...
[期刊论文] 作者:丁爱萍,王礼华,杨署生,, 来源:世纪行 年份:2006
只要在互联网上“百度”输入“搜人网”三个字,排在搜索结果第一位的就是湖北麻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创办的“搜人网”(www.souren.net)。从2004年11月他自费...
[期刊论文] 作者:张立文,,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我热烈祝贺四川大学以舒大刚教授为主编的《藏》的出版。这是儒学史上的盛事,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大事,也是学术史上的喜事。明清以来,多位学者倡议编纂《藏》而没有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廖名春,,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的《藏》首批成果——史部50册,最近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为一个古典文献和儒学的研究者,捧读之后,感慨系之。Sichuan University ancient book...
[期刊论文] 作者:梅楠,, 来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通过《樵歌》透视了作者一生三个时期的思想情感流变。作者的青年时期,主要抒发豪奢疏放之情,其词作内容大多以男欢女爱、离情别恨等传统题材和否定功名富贵之作为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勤,,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今天我是怀着非常欣喜、庆幸的心情来参加这个《藏》首The host asked me to make a speech here today, I h...
[期刊论文] 作者:舒星,,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经过8年的认真准备和艰苦努力,《藏》首批成果终于在四川大学问世。首批出版的50册系儒学史料的首次收集和整理,字数达2600余万,被学人喻为“千古儒学第一藏”。儒学是中国数...
[期刊论文] 作者:郁玉英 王兆鹏,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6
摘 要:向来以“神仙风致”为人所知,然而“世外希真”并非全然一派超然世外之风,而是清爽仙风和自傲享乐的复合。...
[期刊论文] 作者:黄开国,,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中国传统文化虽说是释道三教并立,但是,无论是从时间的久远,还是从影响的深广而论,释、道都不能与儒学比肩,儒学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所在。然而,奇怪的是:历史上隋以A...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燕,,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词集《樵歌》中所写的明月为切入点,研究其词的风格特色、寄托在词中的情感与思想,及明月所传承的文化含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