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晓风,,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曹顺庆先生一直致力于比较诗学建设,成为公认的比较诗学大家。其比较诗学研究也经历了从古代文论到比较诗学、再到跨文化总体诗学的发展历程,不但对于中国当代比较诗学有开拓...
[期刊论文] 作者:庄佩娜,,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曹顺庆教授的英文力作《比较文学变异学》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在英语世界的首次"发声"和集中呈现,不仅体现了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构上的独特见解,亦填补了世界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董首一,曹顺庆,,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他国化"是曹顺庆先生在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新的学术概念。这个概念虽然最初是针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①,尤其是针对异质文明中的文学传播研究而言的,但在构建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李泉,孙婧,,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李泉、孙婧:尊敬的曹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对此我们感到非常地荣幸!三年前学生有幸接触到您的《中西比较诗...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长江学者、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四...
[期刊论文] 作者:Shunqing CAO,Ying LIU,, 来源: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 年份:2014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是由曹顺庆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为12JZD016。该课题旨在深入系统地探讨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
[期刊论文] 作者:孔祥学,, 来源:跨语言文化研究 年份:2014
1995年曹顺庆先生提出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激发了热烈的讨论,在当时也仅限于文学艺术界,似乎与大学英语教学并无直接关系。时隔多年,外语界突然强烈地意识到这种失语症对外...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化遗产研究 年份:2014
本次会议由曹顺庆院长主持。出...
[期刊论文] 作者:雷毅,,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任何文学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都有主观的意和客观的境,但是受影响于中国古代抒情文学传统以儒家学派“物感说”的影响,意境说还是有所偏重的,偏重于主观、偏重于主观感情...
[期刊论文] 作者:温沙沙,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院长曹顺庆...
[期刊论文] 作者:黄维樑,,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4
20世纪中国的文学学者,比较追赶潮流的,无不大用特用现代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做研究。大家或对马克思主义马首是瞻,或对心理分析学心向往之,或对新批评惊艳如对巴黎新时装,...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平行研究中的变异问题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两大研究领域之一,该研究不但是一个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从变异学角度重新审视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可以揭...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14
通览现今使用的艺术学理论教程,可以发现,现下的艺术学教程大体水准都不甚高、艺术学体系也远没有文学理论体系完善,相关研究者也没有表现出较为鲜明的艺术学的专业性,而目前...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文化传承与建设是个重大而新颖的命题。面对当下传统文化的失落和其他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巨大力量:文化凝聚力、文化感召力、文化协调力...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张莉莉,,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基于变异学的理论,追求同源中的变异,将形象学纳入变异学的研究范畴,以解决形象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审视形象研究中被遮蔽的变异,从无法实证的社会集体想象物身上探...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李莎,,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4
文言话语霸权与白话话语霸权在中国文学史上交替出现,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古代,文言话语霸权统治着文学领域,并且对白话文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苗苗,曹顺庆,,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靠本民族自身的纵向积累与进步,及其与世界各国外来文化之间的横向交流而得以发展壮大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倡世界文学理想。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2003年...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聂韬,,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界掀起的"扬墨"的研究热潮,让墨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成为了"显学"。而郭沫若却在这个时期抱有与大部分学者截然不同的、非墨的立场出现在这场思想风潮...
[期刊论文] 作者:杜萍,曹顺庆,, 来源:中外文化与文论 年份:2014
“跨文化”变异是比较文学变异学一个重要层面。不过,对于“跨文化”变异这一问题,目前学术圈内的理解较为模糊与混乱。不少人误以为变异学仅仅针对的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李莎,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14
摘要:文言话语霸权与白话话语霸权在中国文学史上交替出现,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古代,文言话语霸权统治着文学领域,并且对白话文学的发展进行压制,极大地阻滞了文学的发展。而在文学的现代转型后,白话话语霸权反过来取代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