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家荣,, 来源: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2008
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于2006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堪称一部换代的比较文学教材。一、论述结构上的重大突破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中...
[期刊论文] 作者:吴家荣,, 来源:中外文化与文论 年份:2008
曹顺庆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是一部换代的比较文学教材。该书在论述结构上有重大突破,明确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在理论上的创新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代迅,,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之所以选择曹顺庆先生《跨文化比较诗学论稿》加以评论,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其一,新时期文学理论已经走过了三十年,迄今仍以动态的不确定的面貌存在着,其成败得失,众说纷...
[期刊论文] 作者:欧宗启,,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8
自1996年曹顺庆先生提出“文论失语症”和“重建中国文论”的主张之后,学界关于如何建构中国文论的讨论就逐渐地热烈起来了,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见到建构出什么文论来。其原因有...
[期刊论文] 作者:夏伟翔,傅宗洪, 来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曹顺庆先生提出文论“失语症”以来,学界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反对之声从未断绝。然而,如果冷静地理性地分析现当代文论的客观事实,会发现“失语症”确...
[期刊论文] 作者:赵小琪,, 来源: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200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曹顺庆、黄药眠等先生的《中西比较诗学》、《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将我国诗学比较研究推向了一个高峰。几十年过去了,国内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蕾,, 来源: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2008
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佛克马(Douwe Wessel Fokkema)应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的邀请,于4月7日起在四川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于4月26日接受...
[期刊论文] 作者:张德明,,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比较文学是一门开放性、多方位的学科,它的历史是不断发生并克服危机达到新阶段的过程,它的现状在新的文化形式下充满复杂矛盾,本文阐述了《比较文学教程》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开辟......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章阐述了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各自的研究特点和在研究中面临的困惑;指出了两个学派的理论缺憾以及整个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缺乏变异性研究的现状。重点指...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一些人认为中国文论仅仅涵盖"气"、"风骨"、"神韵"、"比兴"、"妙悟"和"意境"这样一些范畴。然而,如果从一种文化的视阈来看,我们分析中国传统文论和清理中国文论话语,并不是...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来源:中外文化与文论 年份:2008
学术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大力倡导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派,然而究竟怎样建立学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来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2008
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术基础和科研素养,并且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进入学术创新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机制要从四个方面去着手:首先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基......
[会议论文] 作者:曹顺庆, 来源:“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跳出纯学术的立场,把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放在整个国际关系及发展史上看,指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是比较文学发展的另一条线索和发展动力,并分别阐述了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美国学派与平行研究中国学派与跨文明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张雨,,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8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提出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在基本观念层面上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论述。首先,说明变异学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整合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王超,,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8
"五四"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具体而言,主要经历了"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三条西化之路。要使中国古代文论从"失语症"中解脱...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王庆,,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8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大讨论十年来取得了诸多成果,但这些努力还没有根本改变中国文论的"失语"状态,因此,需要重新检讨中国文论的发展方向。重建中国文论要调整方向,就要回到"...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王超,,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本文系统清理了中国比较诗学三十年来的发展轨迹,并分为三个阶段叙述,从纵向的时间性流变、横向的空间性拓展以及学科体系内部的否定与承传三个维度,整体论述和评价了这三个...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 王 超,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8
摘 要:“五四”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具体而言,主要经历了“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三条西化之路。要使中国古代文论从“失语症”中解脱出来,必须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承认中国文论较之西方诗学的异质性和话语独立......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付品晶,,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8
多民族文学史的建立既是中华民族多元共生文化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民族文学史的建构既可以从中国文学的源头中得到启示,又能够从中国文学历史上的繁荣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曹顺庆,刘圣鹏,胡志红,,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8
比较文学的学科实践和学科理论,虽然一直处于文学研究的前沿,但与任何其他相关学科相比,也存在其他学科几乎从未有过的疑惑和辩难。就与国别文学的比照而言,比较文学本土批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