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雍伟哲,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年份:2004
不久前,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成立了.记者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对这个新成立的分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记者拜访了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聆听他讲述自己在妇科领域中的探索和中国妇科肿瘤事业的发展道路...矢志钻研妇科肿瘤  上世纪50年代末,从医四年的曹泽毅开始致力于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在工作中,他逐渐认识到,子宫颈癌等妇科肿瘤性疾病是常见并且严重危及广大妇女生命安全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冯少玲,曹泽毅, 来源: 年份:2004
FIGO)第17届大会于2003年11月2~7日在南美洲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召开.来自全世界110个国家的近800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宗淑杰,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
[期刊论文] 作者:苑春华,张世红,朴金霞,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份:2004
见: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
[期刊论文] 作者:蒋国庆,高雨农, 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年份:2004
2003年12月24日下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行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肿瘤医院的妇产科联合病例讨论会.会议由肿瘤医院高雨农主任主持,特邀中华医学会曹泽毅...
[期刊论文] 作者:曹泽毅, 来源: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4
本文从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诊治规范、加强国内协作、培训专科妇产科医师、加强国内外人员交流五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加入FIGO后妇产科学会面临的挑战....
[期刊论文] 作者:曹泽毅,, 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年份:2004
宫颈癌是我国妇科肿瘤的第一位癌症。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15年宫颈癌新发98 900例,死亡30 500例,成为威胁我国妇女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1]。而且我国的子宫颈癌...
[会议论文] 作者:曹泽毅,, 来源: 年份:2004
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但是,只见病不见人的治疗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应该改变。长期以来,只要能把病人的病治好的医生就是好医生,特别是把恶性...
[期刊论文] 作者:曹泽毅, 来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年份:2004
循证医学是一门在医学实践中寻找、评价和使用最佳临床证据的新兴学科,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从事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不仅...
[会议论文] 作者:曹泽毅,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妇科肿瘤大会 年份:2004
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通过淋巴系统扩散的,而淋巴系统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淋巴结阳性者5年生存率较阴性者明显降低,说明淋巴结转移是降低患者...
[会议论文] 作者:曹泽毅, 来源: 年份:2004
子宫颈癌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上世纪的后50年,由于阴道细胞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明显下降.但至今在发展中国家仍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对宫颈癌的防治也取得很大成效[1-3],过去50年,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地区随着人乳头状瘤病毒(HP......
[期刊论文] 作者:曹泽毅, 来源: 年份:2004
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淋巴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淋巴转移阳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1,2].目前,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妇科肿瘤分期委员会规定,除宫颈癌外其他常见恶性肿瘤均把有无淋巴转移作为分期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时春艳,杨慧霞, 来源: 年份:2004
在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热情洋溢的讲话,给予广大热心产科事业的专家和医生极大鼓励。...
[期刊论文] 作者:刘伟,古航,林建华,狄文,林其德, 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年份:2004
妊高征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重要产科并发症,其病因至今不明,因此,有关妊高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一直是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中华医学会曹泽毅会长、郎景和代主委以及产科学组董悦教授和戴钟英教授的大力支持下...
[期刊论文] 作者:曹泽毅, 郎景和,,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彭芝兰,曹泽毅,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年份:2004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初诊为中晚期。究其原因为早期诊断困难所致。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沙立度胺(反应停,Thd)具有抗肿瘤血管的生成的作用[1] ,但是沙立度胺对于...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杰,曹泽毅,张平,彭芝兰,杨延林,毕建宏, 来源:现代妇产科进展 年份:2004
目的:探讨通过盆腔腹膜外淋巴间隙进行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例分为IL-2组(n=10)、IL-2+5-FU组(n=11)、5-FU组(n=10)及对照组(n=10);通过经盆腔腹膜...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杰,曹泽毅,张平,彭芝兰,杨延林,毕建宏,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4
目的探讨通过盆腔腹膜外淋巴间隙进行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例,随机分为IL-2组(n=10)、IL-2+5-Fu组(n=11)、5-Fu组(n=10)及对照组(n=10);通过经盆腔腹...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杰,曹泽毅,张平,雷巍,毕建宏,潘晓玲, 来源:华西医学 年份:2004
目的:通过宫颈癌小鼠爪垫注射IL-2及5-Fu后检测T细胞功能,探讨淋巴间隙给药在肿瘤细胞因子生物治疗中的效应.方法:传代培养的小鼠宫颈癌细胞(U14)接种于Balb/c小鼠的左腋部皮...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岩,张淑增,刘朝晖,尚,廖秦平,曹泽毅, 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年份:2004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术中并发症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5年来收治的15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4.19±10.72岁,临床分期由0~Ⅳb期.共...
[期刊论文] 作者:曹泽毅,赵健,廖秦平,杨怡姝,周玲,曾毅, 来源: 年份:2004
目的 建立人宫颈上皮的永生化细胞系,并进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用含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基因的腺病毒伴随病毒感染人胎儿宫颈上皮细胞,培养、传代.采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和PCR技术检测HPV16型E6、E7基因的表达情况;取20代细胞,采用软琼脂培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