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东,曹敏建,,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6
用不同药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各处理对玉:米苗期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和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植株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的变化、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E......
[会议论文] 作者:闫洪奎,曹敏建, 来源:第九届全国作物生理学研讨会 年份:2006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在低钾土壤上研究耐低钾基因型玉米植株茎秆长度性状和苗期叶片耐性指数的遗传模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耐低钾基因改变了植株高度、穗上茎长和穗位高度的各遗传效应;在所有遗传效应中,降低玉米耐性的遗传效应占主导地位;玉米耐低钾特性受主效......
[期刊论文] 作者:刘蓓,曹敏建,闫洪奎,,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6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耐低钾能力玉米自交系在不同土壤速效钾浓度水平下的生理特性差异.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速效钾浓度处理下,出苗后第13天两自交系间叶绿素含量相...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丽琼,曹敏建,刘蓓,李必富,,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6
选用钾高效型玉米品种3份和钾低效型玉米品种l份,以水培的形式,设2种钾浓度梯度,分析4个不同钾营养效率型品种在苗期的一些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钾营养效率型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必富,曹敏建,刘蓓,吴晓东,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6
以两个具有不同耐铝能力的玉米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对玉米的耐铝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铝主要通过抑制根系的伸长生长,降低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而抑制整个植株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君,籍秀梅,于海秋,曹敏建,,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6
利用耐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研究了玉米植株抗旱性状在正常条件和水分胁迫下杂种优势的变化,分析了玉米植株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单株叶片数、茎粗、根干重...
[期刊论文] 作者:于海秋,徐克章,曹敏建,沈秀瑛,,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6
利用耐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系统地研究了玉米产量抗旱性状在正常条件和水分胁迫下杂种优势的变化,比较了不同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分析了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单株产......
[期刊论文] 作者:于海秋,彭新湘,严小龙,曹敏建,,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6
采用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培养磷高效基因型大豆BX10和磷低效基因型大豆BD2,缺磷胁迫15 d后研究其叶片显微结构和光合作用变化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大豆...
[会议论文] 作者:于海秋,籍秀梅,蒋春姬,曹敏建, 来源:第九届全国作物生理学研讨会 年份:2006
石蜡切片和电镜观察发现,土壤中度干旱下,玉米叶片气孔密度增大,气孔的长、宽明显减小;叶表皮细胞失水皱缩,"花环型结构"逐步被破坏;根皮层细胞体积变小,维管束杂乱分布;茎薄壁组织由排列整齐变为无序;叶肉细胞叶绿体在形状上膨胀变圆,脂类小滴增多增大,叶绿体......
[期刊论文] 作者:曹娜,于海秋,王绍斌,于挺,曹敏建,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6
以紧凑型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冠层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密度下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产玉米群体的产量增加源于肥水管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杨恒山,曹敏建,范富,张庆国,孙德智,, 来源: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2006
2003~2005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连续3年测定了紫花苜蓿试验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地0~3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减小了0.026g/cm3,总孔隙度...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宁,曹敏建,于海秋,张永坤,闫洪奎,, 来源:杂粮作物 年份:2006
在沙质碳酸盐草甸土壤上,设置常量化肥、半量秸秆还田+常量化肥、全量秸秆还田+常量化肥三个处理,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量化肥相比,半量...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娟,于海秋,刘恩才,王晓光,曹敏建,,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6
针对辽宁省中西部地区春旱频繁及土壤风蚀严重的特点,采用1∶2轮耕、1∶1轮耕、铁茬垄侧播种、铁茬茬间播种、铁茬茬间播种覆盖、保墒蓄水耕作及灭茬后原垄播种(对照)等耕作...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光,曹敏建,蒋文春,王伟,李植,于海秋,,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钾素营养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钾胁迫导致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问CO2浓度升高,蒸腾速率和光舍速率下......
[会议论文] 作者:于海秋[1]籍秀梅[2]蒋春姬[1]曹敏建[1], 来源:第九届全国作物生理学研讨会 年份:2006
石蜡切片和电镜观察发现,土壤中度干旱下,玉米叶片气孔密度增大,气孔的长、宽明显减小;叶表皮细胞失水皱缩,"花环型结构"逐步被破坏;根皮层细胞体积变小,维管束杂乱分布;茎薄...
[会议论文] 作者:于海秋;曹敏建;徐萍;张丽娟;刘恩才;王晓光;, 来源: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 年份:2006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铧式犁翻耕而言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既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又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
[会议论文] 作者:王洪岩,曹敏建,林娇容,徐全辉,赵海连,张伟,宗英飞, 来源:第九届全国作物生理学研讨会 年份:2006
玉米是辽宁第一优势作物,其平均单产和总产均居各种作物之首.然而,单产在年际间波动较大,造成单产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候波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沈阳、铁岭、鞍山19...
[会议论文] 作者:王洪岩[1]曹敏建[1]林娇容[2]徐全辉[3]赵海连[3]张伟[3]宗英飞[4], 来源:第九届全国作物生理学研讨会 年份:2006
玉米是辽宁第一优势作物,其平均单产和总产均居各种作物之首.然而,单产在年际间波动较大,造成单产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候波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沈阳、铁岭、鞍山1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