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付国良,李宏宇,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介绍了一种光纤双向传输时间同步方法,重点研究了利用光纤进行双向时间同步、信息同步技术、调制解调器时频转发技术、扩谱通信技术等。...光纤双向传输时间同步系统以光纤作为时间信息的传输介质将双/多基地雷达进行时间上的统一。...
[会议论文] 作者:岳冬梅,罗巧梅,李强,赵润,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主要介绍了欧盟伽利略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时间系统,对其任务功能、性能指标、组成结构、时间传递、时间溯源和系统算法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说明。...
[期刊论文] 作者:朱少华,卢麟,张宝富,朱勇,吴传信,, 来源:时间频率学报 年份:2011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时间传递系统的时钟驯服模块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硬件的组成。在对信道特性和压控晶振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适用于光纤信道特性的卡尔...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权, 周兴社,, 来源:时间频率学报 年份:2011
介绍了一种通过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数据相似度矩阵,对相似度矩阵进行转换以最大化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随机游走模型计算数据点之间的连接系数来检测数据点上异常的方法。...
[会议论文] 作者:孙海燕,潘红芳,李楠,赵赟,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在分析时间频率标准及标准化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时间频率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详细介绍了时间频率标准制定的原则和策略,并对时间频率标准的实施进行了论述,为时间频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建议...
[会议论文] 作者:陈洪卿,王振伟,高玉平,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指出不同授时规范对“GPS(系统)时间”定义、解释的差异,给出比较清楚和综合的“GPS(系统)时间”理解,这会有益于北斗系统和GPS(系统)组合PNT应用标准化。...
[会议论文] 作者:李硕,于闫涛,闫建华,杨红,李兆南,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高精度的时间基准和时间同步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完成精密导航定位任务的基础。...介绍了主要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的时间系统,对各系统间的时间系统相互转换进行了说明,并对其兼容与互用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时尚时间 年份:2011
艾美手表的设计风格自成一派,无论是稳重还是新奇的款式,都带有一种经典的感觉,很多表迷对手表发生兴趣就是从艾美表开始的。艾美匠心系列双回拨手表18K玫瑰金表壳.直径46毫米,深......
[会议论文] 作者:徐金锋,刘阳琦,李硕,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军用标准时间作为军队的最高时间标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时间向其溯源,可以满足北斗用户获取军用标准时间的需求。从讨论系统间物理秒信号同步方法入手,详细论述时间频率偏差...
[会议论文] 作者:张虹,李焕信,刘芙蓉,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国际通用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是基于对地静止(GEO)卫星KU波段的时间传递。影响时间传递精度的因素有很多:调制解调器时延、上下行路径时延、卫星转发器时延以及Sagnac效应...
[会议论文] 作者:张爱敏,高源,杨志强,梁坤,王伟波,宁大愚,高小珣,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2008年建立了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STFT)系统,并加入了欧亚比对链路。本文介绍了NIM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系统的建立、运行情况,并分析了比对结果。...结果表明,平均时间为1天时与PTB、NICT及TL比对的频率稳定度达到10-15量级。...
[会议论文] 作者:刘娜,程华军,高玉平,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开发的基于GNSS CV精密时间服务系统。并利用实际观测数据对精密时间服务系统进行了整体测试,开展了试运行服务,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高精度的授时,能满足精密校准的应用需求。...
[会议论文] 作者:张明,宋跃,张升康,仲崇霞,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介绍了时间间隔的测量原理,针对常用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尤其是难以满足某些特定系统中既要求高精度测量,又要求现场测量,且设备轻便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估计...
[会议论文] 作者:范凤军,杨正,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主要介绍了时间间隔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元器件可焊性测试仪时间参量校准中的成功应用,并分析和评定了试件浸渍持续时间的测量不确定度。...
[会议论文] 作者:张明,张升康,仲崇霞,宋跃,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介绍了时间间隔的测量原理,针对常用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尤其是难以满足某些特定系统中既要求高精度测量,又要求现场测量,且设备轻便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估计算法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算法研究和硬件设计方案做了详细论述...
[会议论文] 作者:刘忠华,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介绍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军用标准时间应用终端的需求,军用标准时钟产品规范与型谱研究,军用标准时间终端应用与进展,并对此应用进行展望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刘长虹,季丹,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为进一步提高用户定时和校频精度,我们对长波接收系统时间延迟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测量改进,获得了比参考文献更准确的测量结果:长波接收系统时间延迟典型值为:(14.865±0.012)MS(信号产生器电平为110...
[会议论文] 作者:童建, 来源:2011年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1
总之,时间生物医学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同时进展。...相信通过时间生物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向时间医学的有效转化,不仅能促进时间生物医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而且对人类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将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会议论文] 作者:程清明,卢麟,张宝富,经继松,吴传信,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双向掺铒光纤放大器(Bi-direction Erbium-doped OpticalFiber Amplifier,BEDFA)是长距离光纤时间传递系统的关键器件之一。...本文设计了用于光纤时间传递系统的BEDFA,理论分...
[会议论文] 作者:卜朝晖,黄佩诚, 来源:2011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 年份:2011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对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可以达到1ps量级甚至更高的测量精度。该方法利用声表面波色散延迟线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