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方炳森,,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0
AHA/ACC/HRS2009年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简称“09建议”)的第四部分及某些部分对ST段、T波、U波作了阐述,对有关测量、描述、分析都进行了讨论。还包括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复极异......
[期刊论文] 作者:罗素群,方炳森,, 来源: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0
心房复极波(Ta波)增大引起PR段及ST段下移常见于心动过速及P波高大时,Ta波增大诱发异位心房激动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3例。例1患者女、88岁。临床诊断:重型颅脑外伤,低钾...
[期刊论文] 作者:朱力华, 方炳森,,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0
由美国心脏病协会临床心脏病分会心电图及心律失常委员会,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心律协会共同制定,并经国际自动化心电图协会认可的“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当今......
[期刊论文] 作者:方炳森,陈丽萍,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0
患者男性,22岁。健康体检描记的心电图(图I)示P波形态正常、按序出现。P1~P5为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5:4传导)。P—P间期如下:P1~P10为0.82~0.88s,P11—P16为0.80~0.86s,P17~P24为0.80~0.88s;P10-P11......
[期刊论文] 作者:方炳森,朱力华,,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0
1概述等传间歇整数倍律国内文献最早见于1975年,此书系30余年前出版,至今未见再版。1976年出版的书虽有具体计算公式及实例介绍,但未予命名。1980年国内心律失常名著称之为“文...
[期刊论文] 作者:方炳森,朱力华,,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0
代偿间期(Compensatory pause,PC)或称代偿间歇,是心电学中的重要概念,临床上经常使用.在讨论过早搏动(即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时常常涉及,国内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的专著.嗣...
[期刊论文] 作者:时志城,方炳森,, 来源: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0
逸搏及逸搏心律是一种被动性、继发性心律失常。它发生在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消失或者各级传导障碍的基础上,也可以发生在各种早搏过长的代偿间歇之后,因此它又是一种代偿机制的......
[会议论文] 作者:朱力华,方炳森, 来源:2010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年份:2010
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电图首要诊断术语主题明确,可操作性强,其次介绍了次要诊断术语结合临床,简单实用,然后介绍了修饰性词汇承前启后,主次得体,比较性术语前后对照,心电之本,介绍了一般......
[期刊论文] 作者:方炳森,陈华,李全忠,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2010
心律失常是序列性的改变,虽然每个心搏的定位、定性是分析的基点,但从序列层面统揽全局才能做到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诸如文氏现象、干扰性分离、并行收缩、传出阻滞等,绝非是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陈华,池慧,李全忠,秦荣芳,方炳森,, 来源:山东医药 年份:2010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体表心电图(ECG)中,Ⅰ、aVL、V5(6)导联因同为左侧肢体导联而有相同的主波方向,多表现为宽而有切迹的R波.2008年10月~20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