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云伟,刘增人,, 来源: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王彬彬、祁晓明、文贵良、李宗刚、张全之、周维东、刘俐俐、王泽龙、龙永干、程桂婷等皆对鲁迅小说发表了极为精彩的看...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4
一般说来,喜欢写作的人对文字有某种沉迷,只是沉迷之途千姿百态。鲁迅对文字的沉迷至少可以追溯到他青少年时代的抄书。少年鲁迅有两大爱好:一是摹图,一是抄书。周作人回...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王国维虽然没有对遭遇其他语言冲击的汉字与汉语发表过多的看法,但他鲜明主张积极采用日译汉词中的“新学语”以输入新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大量翻译采用双音节或三音节结...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主持人语: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即1917年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倡白话取代文言,主张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尽管有学者把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4
本文以王国维的诗词创作为主,分四个时期探讨了王国维之"我"与"人间"的较量,由此来观察他如何处理与时代的关系。晚清时期,王国维的"我"与"人间"对立关系在时间性维度上表现...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王国维虽然没有对遭遇其他语言冲击的汉字与汉语发表过多的看法,但他鲜明主张积极采用日译汉词中的“新学语”以输入新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大量翻译采用双音节或三音节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4
胡适1910年至1917年在美国留学7年,其《胡适留学日记》(1939年曾以《藏晖室札记》为名出版)80多万字。我经常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推荐这本书,今天也向中学老师们推荐,有三点与各...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识字,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只有在小孩读幼儿园或小学的时候才很重要。然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中国人如何识字这一事件,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今...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贵良,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4
本文以王国维的诗词创作为主,分四个时期探讨了王国维之“我”与“人间”的较量,由此来观察他如何处理与时代的关系。晚清时期,王国维的“我”与“人间”对立关系在时间性维度上表现为“我”之短暂与“人间”之永恒的对立共存;在德性维度上表现为“人间”不可信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