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出世之教与治世之道——试论儒佛的根本分际徐文明儒、释、道三家并称三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虽然佛教是外来的,两汉之际始传中土,但经过长期的融合与消化,已经成为...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7
《金刚三昧经》作者辨徐文明《金刚三昧经》始见于《出三藏记集》卷四之《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中,为失译经典,但现存本杂有许多后起的内容和名相,显然已非宁康二年(374)以前的译本,而...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6
新儒家与文化重建徐文明现代新儒家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以复兴和新创儒家文化为标帜的一种文化思潮。其肇始于大陆,兴盛于港台,流行于海外,近年来更有席卷东亚、风靡世界之势,成为时下最为令人注目的显学。...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1994
现实与超越──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徐文明改革开放使中国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商品经济时代。当商品经济大潮以席卷一切的气势骤然出现在面前之时,当今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产生了危机感。...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1996
有关慧光史实的资料主要存在于《续高增传》慧光水传和《佛陀传》、《灵裕传》、《道凭传》等中,法藏《华严经传记》亦有记载。道宣对于慧光的生卒年未有确论,而是在慧光本传、......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苏洵与王安石是同时代人 ,但二人关系并不密切 ,没有相互交往的记录 ,也谈不上有何个人恩怨。为了攻击王安石 ,有人刻意制造苏王矛盾 ,并大谈其思想冲突。本文旨在说明二人在...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0
:洞山良价 (807—869)为药山惟俨 (751—834)之法孙 ,云岩昙晟 (782—841)之弟子 ,他与弟子曹山本寂 (840—901)共同创立了曹洞宗 ,药山一系至此大盛。一般认为 ,曹洞宗属于...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敦煌学辑刊 年份:2000
智诜所开创的蜀地禅宗是禅宗的一个重要支派。本文对此派的宗史和禅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重点考查了两个处寂的问题及无住禅风的南宗化的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蒲松龄是一位善于营造悬念的大师.中的故事性作品,几乎篇篇有悬念.恰当地运用悬念是建构艺术大厦的一大特色.蒲松龄就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他充分运用悬...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中国家禽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五行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的“金”原来指的是金属 ,后来则代表气或者风。五行学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1
曹山本寂为曹洞宗的创建者之一,他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良价开创的曹洞宗基本理论。本文对曹山的五位君臣、五相偈、三种堕等理论及其机缘语句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对自由的极端......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2
D电影艺术作为视听 结合、时空复合的 动态造型艺术,叙 事、声画、风格三 个本体,在电影创作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作为新好莱坞代 表人物,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不 仅在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在《聊斋志异》中,梦,作为一种审美客体,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思、审美感受和人生体验,以及结构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的经扑朔迷离,奇幻莫测,但又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是作......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0
本文通过对玄高是否曾经从学佛陀跋陀罗(觉贤)一案的破解,对于佛陀跋陀罗离 开长安与到达建康的时间、鸠摩罗什的卒年、法显回国后的经历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2001
该文概述了信息时代石油地质文献的特点,介绍了查找油气地质文献的几种常用方法及检索工具。...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敦煌学辑刊 年份:1999
由于种种原因 ,禅宗北宗自普寂之后的历史便不太清楚。本文依据独孤及《舒州山谷寺觉寂塔隋故镜智禅师碑铭》、李华《故左溪大师碑》、李华《故中岳越禅师塔记》、权德舆《唐...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明,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2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国王,在他的前后,佛教出现了七位当时公认的领袖,即前七代持法者,也是后来禅宗二十八祖中的前七祖.大量史料表明,七代持法者的存在是毫无疑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