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8
由海南大学李德芳、杨素稳同志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以下简称"该书")一书,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第一,填空补...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2008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正处在创建初期,科学把握其学科内涵,正确处理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始终是推动学科科学发展的首要问题。科学发展观......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一般说来,任何学科的学科建设都应该而且必须树立和强化学科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同样如此,也应当自觉树立和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鉴于马克思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章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在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背景的基础上,笔者将30年的学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3年,是开展"思想政...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年份:2008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3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讨论,确定学科和专业名称;1984~1996年,学科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取得新突破;199...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科学地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特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年份:2008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3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讨论,确定学科和专业名称;1984~1996年,学科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取得新突破;1997年至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走上整合式、跨越式发展之路。在对每一阶段的主要成绩和经验进......
[期刊论文] 作者:金鑫,张耀灿,,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灌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的实践过程。为更好地坚持灌输原则,本文从科学...
[期刊论文] 作者:刘戈, 张耀灿,,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高校德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既要符合时代要求、面向现代化,又要面向未来。故大学人格教育要重视包括责任人格、知识人格、主体人格、创新人格、和谐人格等在...
[期刊论文] 作者:毕红梅, 张耀灿,,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2008
交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贯穿于人的发展过程始终。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交往对人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尽如意。因此,深入剖析交往,构建...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曹清燕,,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8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的基本观点和视角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实定位进行了思考,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价值取向,现实性原则是我...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曹清燕,, 来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中,从实践主体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在社会中一种必要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目的是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马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曹清燕,,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200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在我国已经形成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人学...
[期刊论文] 作者:曹清燕,张耀灿,,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基性、始源性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根源的阐释不能只局限于社会、国家等宏大叙事和客观外在的角度,还应从人学的、内在的角度予......
[期刊论文] 作者:张耀灿 曹清燕,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8
摘要: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的基本观点和视角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现实定位进行了思考,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价值取向,现实性原则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的基本原则,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体之生成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