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丽敏,蓝闽波,张维冰,, 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年份:2008
毛细管电泳(CE)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LIF)联用为蛋白质/多肽类样品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选择并开发合适的荧光衍生化试剂,建立并优化相应的衍生、分离过程,使用...
[期刊论文] 作者:邢占芬,成洪达,张维冰, 来源:化学工程师 年份:2008
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来说,温度是一个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因素。调节色谱分析的温度,不仅可以加快分析速度、提高分离效率,而且还可以改善峰形、调节选择性。文中综述了温度对高效......
[期刊论文] 作者:余盛刚,唐涛,李彤,张维冰,,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年份:2008
对性能变差的RPLC柱进行再生处理,尽可能恢复其分离性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发展了系列固定相再生新方法。通过对比实验,新方法不仅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而且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苏立强,王远,韩爽,张维冰,,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2008
通过甲基丙烯酰氯和二甘醇胺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种交联剂(2-甲基丙烯酰胺)乙氧基-2-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单酯,以自行合成的(2-甲基丙烯酰胺)乙氧基-2-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单酯为交联剂,丙烯......
[期刊论文] 作者:成洪达,唐涛,李彤,张维冰,, 来源:分析科学学报 年份:2008
采用紫外检测器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串联的方式构建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系统,并用于对六味地黄丸的分析研究。紫外检测器共检测到26个色谱峰;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到31个色谱峰,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李笃信,唐涛,王风云,李彤,张维冰,, 来源:色谱 年份:2008
超高压液相色谱中使用亚2μm填料,以其高效、快速的特点已成为液相色谱发展的新方向之一。该文在回顾压力对液相色谱行为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对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器的进展及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笃信,唐涛,王风云,李彤,张维冰,,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2008
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使用多柱串联能够极大地增加柱效和改善分离效果,提高温度能够明显降低色谱柱反压、加快分析速度。将色谱柱串联与提高柱温相结合构建了多柱串联高温...
[期刊论文] 作者:成洪达,邢占芬,李彤,张维冰,, 来源:化学工程师 年份:2008
温度是影响液相色谱分析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作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应用。本文在液相色谱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高温分析的色谱系统,并通过对苯同系物及芳香烃的分离考察了温度对......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冰,尤慧艳,张丽华,张玉奎,,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2008
基于对电渗泵中压强产生原理的讨论,对新兴的复杂串、并联电渗泵系统的流体输液特征加以研究.在多级串联电渗泵系统中,可以通过增加电渗泵的级数或操作电压来提高泵系统产生的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庆合,严丽娟,张维冰,张玉奎,,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2008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1,4-双三乙氧基硅基苯(BTEB)为反应单体,分别采用盐酸和十二胺为催化剂,通过两步酸碱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双苯基杂化硅胶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分......
[期刊论文] 作者:蒋本国,朱贵杰,郑华星,张维冰,范圣第,, 来源:分析科学学报 年份:2008
以自主合成的肽脂质(N^+C5Gly2C16)作为表面活性剂进行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KC)研究。测定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迁移时间窗口,并且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准固定相的MEKC模式......
[期刊论文] 作者:袁辉明, 张丽华, 张维冰, 梁振, 张玉奎,,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2008
采用自动进样器和一套二元梯度泵构建了以阳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SCX-RPLC)为分离模式的新型全二维微柱液相色谱分离平台。在第一维分离中,通过自动进样器将不同浓度的盐溶液......
[期刊论文] 作者:兰韬,焦丰龙,唐涛,王风云,李彤,张维冰,, 来源:色谱 年份:2008
以50mm×4.6mm的Hypersil SiO2正相色谱柱为第一维色谱系统,250mm×4.6mm的Kromasil C18反相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系统,通过升高第二维色谱温度增加两维色谱流动相间互溶性的方...
[期刊论文] 作者:赵贝贝,王丰琳,王风云,唐涛,李彤,张维冰,, 来源:分析科学学报 年份:2008
常规的反相色谱柱评价方法未涉及固定相表面残余硅羟基活性的评价。本文以阿米替林的不对称度作为指标,发展了一种评价固定相表面残余硅羟基的新方法,并对十种不同品牌的反相...
[期刊论文] 作者:刘翻,孙元社,唐涛,杨长龙,李英杰,李彤,张维冰,, 来源:现代仪器 年份:2008
采用成本低、灵敏度高的反射式Z-型检测池,成功研制新型473nm固体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LIFD)。用荧光物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准品评价检测器性能,其灵敏度高,最低检测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晖,段继诚,张丽华,梁振,张维冰,张玉奎,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2008
本文对近年来金属氧化物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该类化合物在蛋白质样品富集、固定化酶反应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移植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