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鲜阳,张端珍,,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09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生、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本病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占成人先...
[期刊论文] 作者:朱鲜阳,张端珍, 来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2009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尽管近几年来,PAH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还是缺乏规范的PAH诊断流程及标准,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临床医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
[期刊论文] 作者:张端珍,朱鲜阳,,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2009
随着介入器材的发展和介入技术的成熟,球囊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已代替外科手术成为主动脉缩窄的首选治疗方式,现综述近年来主动脉缩窄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效果。With t...
[期刊论文] 作者:张端珍(综述),朱鲜阳(审校), 来源: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2009
主动脉缩窄(CoA)是指主动脉弓降部与动脉导管或导管韧带附着点连接处远端之间主动脉的先天性狭窄。95%以上缩窄位于主动脉弓远段与胸降主动脉连接处。外科手术风险较大,单纯性CoA......
[期刊论文] 作者:薛红梅,朱鲜阳,张端珍,孟静, 来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2009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PAH)后雌激素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为PAH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讨雌激素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 以右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力为标准,选取36例肺动脉压力正常和108例合并PAH的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分......
[期刊论文] 作者:韩秀敏,孙英慧,朱鲜阳,盛晓棠,张端珍,崔春生,,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2009
背景:目前研究证实,Rac1蛋白能够调控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氧化酶的表达,刺激内源性活性氧产生,引起内皮细胞毒性改变。目的:探讨Rac1蛋白在缺氧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霞,朱鲜阳,王琦光,张端珍,盛晓棠,崔春生,张玉威,全薇,,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9
为分析305例中老年(年龄≥40岁)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电图(ECG)改变,对每例患者封堵术前及术后24h常规行12导联ECG检查各1次,其中19例术前有心律失常者行24h动态心......
[期刊论文] 作者:朱鲜阳,陈火元,张端珍,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张坡,王琦光, 来源: 年份:2009
目的 分析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探讨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科介入治疗的139例40岁以上PDA患者,男22例,女117例,年龄40~74(49.8±6.8)岁,术前心功能分级为Ⅰ级64例,Ⅱ级53例,Ⅲ级16例,Ⅳ级6例,分析中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