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向葵,,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主持人语:无论是基于对美好人生的追问,还是来自人类对自身发展孜孜不倦地探求,"幸福"始终是在探寻生命本质的路途上最值得品味的风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到思想的终极追...
[期刊论文] 作者:高爽,张向葵,,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是人类认为最美好的事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幸福感获得的内容及过程,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首先,以时代为背景,论述心理学界对幸福感的探寻;其...
[会议论文] 作者:祖静, 张向葵,, 来源: 年份:2015
自我意识情绪是指人们在自我表征,自我归因和评估基础上产生的复杂情绪,包括羞耻、内疚、自豪、尴尬等情绪在内。自我意识情绪的理论探索包括进化理论视角(社会自我保护理论...
[会议论文] 作者:沙晶莹, 张向葵,, 来源: 年份:2015
本研究意在探讨团体表扬对儿童字词掌握效果及投入水平的影响。以114名5-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儿童随机分配至团体表扬组、团体身份组、个体表扬组及控制组,对四组儿童的字词...
[会议论文] 作者:沙晶莹,张向葵, 来源: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2015
儿童对世界及自身的认识主要通过成人的言语指导。评价反馈是影响个体学习的十大因素之一。表扬是评价者基于自己有效的评价标准对他人的作品、表现及特质等方面进行的积极评价。已有研究通常根据表扬的归因类型,将其分为能力表扬与努力表扬。......
[会议论文] 作者:祖静,张向葵, 来源: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2015
自尊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存在相互矛盾的证据,一些研究发现低自尊可以预测手机成瘾倾向,但另一些研究并未发现这种预测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以往的研究只测量大学生自尊的高低而忽略了高自尊异质性导致的结果.对吉林省长春市两所高校600名大学生施测《手机成瘾倾向......
[会议论文] 作者:徐晓林, 张向葵,, 来源: 年份:2015
预期奖励是事先告知个体事后会给予奖励。非预期奖励指未事先言明,但事后仍然得到同样的奖励。本研究随机选取160名2-4岁的幼儿为被试进行1对1的实验,采用ABA实验设计,A阶段...
[会议论文] 作者:赵悦彤, 张向葵,, 来源: 年份:2015
对立违抗障碍是一种以对权威人物的抗拒、挑衅、公然违抗、敌对等行为为典型特征的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为了对中国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的行为及其家庭冲突的特点进行动态的结合...
[会议论文] 作者:左恩玲, 张向葵,, 来源: 年份:2015
"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不与他人交往、游戏,独自一个人打发时间的行为。"社会信息加工",是指个体对社会情境中的各种社会性刺激(如表情、动作...
[期刊论文] 作者:高爽, 张向葵, 徐晓林,,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2015
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探讨。经筛选,共有30项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符合元分析标准(N=14673)。元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尊对...
[会议论文] 作者:孙杨,张向葵,沙晶莹, 来源: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2015
创业意向是创业者在开始创业前及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主观态度,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创业条件以及其它的创业特质。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表明,创业意向既受到人格、自我效能个体内在因素的预测,也受到文化、教育和家庭等社会外部......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向葵,祖静,赵悦彤,, 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年份:2015
自尊是包含能力和价值的重要心理资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多年来,我们围绕自尊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建构及其相关的实证研究。其中,理论建构包括对自尊内涵和本质的探寻、"倒...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向葵,郭新志,孙阳,,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采用修订的《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特点,并对32名中轻度脑瘫患儿父母进行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比研究,探讨了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心理...
[会议论文] 作者:赵晓杰, 盖笑松, 张向葵,, 来源: 年份:2015
儿童早期看护是指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或小学以前这段时期,对儿童进行的看护、管理和教育。儿童早期看护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会议论文] 作者:田金来,张向葵,王丽英, 来源: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委会 年份:2015
学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会体验到明显的社交困难,他们很难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意图,很难对同伴交往给出恰当的反馈。目前,针对该类儿童的社交困难进行干预的有效方法不断增多,但是缺少足够的实证研究支持。社会信息加工(SIP)模型关注个体对社交情境线索的注意和解......
[会议论文] 作者:徐晓林, 张向葵, 赵悦彤, 张金凤,, 来源: 年份:2015
达里尔.贝姆在社会知觉理论中提出了过度合理化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即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他们将其行为归因于报酬,这样就会削弱它们的自我知觉...
[会议论文] 作者:赵悦彤, 徐晓林, 张金凤, 张向葵,, 来源: 年份:2015
羞怯指的是当个体面对社会性的新异刺激并感知到社会评价的时候会产生的担心和焦虑,同时被定义为在这种情境里的一种趋近‐回避冲突。童年早期所经历的极度羞怯的体验可以作...
[会议论文] 作者:高爽, 张向葵, 徐晓林, 迟晓军, 崔梦舒,, 来源: 年份:2015
回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其中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心理因素是自尊问题。自尊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突出最重要的年龄特征之一,是青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同时,抑郁与焦虑是心...
[会议论文] 作者:崔梦舒,张向葵,高爽,赵悦彤,迟晓军, 来源: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2015
道德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个体对同样的行为的道德判断有时是相同的,而有时是不同的?从皮亚杰开始,道德心理学就一直在不断针对以上问题的进行探讨。但传统的研究不是研究对象单一,就是并不关注道德问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