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秋文,王乘,,Michael A.Ellis,,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讨论了库仑应力改变的基本含义,以及基于静应力位错理论求解库仑应力改变的边界元方法,对与发断层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两种典型构造模式下,断层相互作用产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辉,张国民,怀,石耀霖,刘杰,申旭辉,,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7
根据野外调查得到的地震破裂以及位错分布,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昆仑山口西MS8.1地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讨论了震后地震活动与应力场变化的关系。...模拟的MS8.1地位移场显示,东昆仑断裂带南北两侧的位移衰减程度存在差异,断裂带南部的位移衰减大于北部位移的衰减;应力场研究结果则表明,MS8.1地最大剪切应力主要集中在东昆仑断裂带的周边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晓亮,江在森,希,赵永年,朱桂芝,,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7
利用弹性有限元方法,结合GPS观测资料,模拟了昆仑山口西Ms8.1地产生的水平位移场,计算了视应变变化场及主要活动断裂的错动。...结果显示:1)昆仑大震对整个中国西部形变场影响非常明显,在发断裂两侧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一个主压应变高值区;2)大震使新疆东部与新甘交界部形成强烈的顺时针旋转,触发了玉门5.9级、石河子5.4级地震,同时使阿尔金断裂形成强烈的分段差异运动特性...
[期刊论文] 作者:袁旭东,汪汉胜,柯小平,王志勇,,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7
利用和震后变形模拟软件包,以我国唐山7.8级地震和伽师6.8级地震为例,在考虑和忽略重力两种条件下,分别采用弹性半空间均匀模型和分层模型,模拟和比较了地表水平与垂直形变...
[期刊论文] 作者:杨竹转,邓志辉,陶京玲,谷圆珠,王志敏,刘成龙,,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7
基于北京塔院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远引起的水温效应,注意到塔院井水温变化总是具有下降-上升-恢复的过程,不受地震方位和震源机制的影响;水温下降幅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三者之间有较好的关系;震后水温后效恢复上升幅值受水位动态影响.最后,对塔院井水温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井孔中的水体受震荡激发而加速对流与掺混是导致水温先下降的主要原因:当井...
[期刊论文] 作者:孙宏光, 来源:舟共进 年份:2007
寰 1949年生于香港,霍英东先生次子。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有荣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霍英东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香港贸易发展局理事、香港大学校董。    ...《舟共进》:作为香港中华总商会的会长,您如何评价回归10年来香港的经济表现?香港能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吗?  霍寰:谈到香港回归10年来的经济表现,我认为是经受了考验,从低谷走向强劲复苏,前景乐观。...
[期刊论文] 作者:荆燕,张世中,夺宏,熊玉珍,刘凤秋,孙起伟,董建业,张鸿旭,,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7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在非发断层上的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非发断层体垂直向形变的延迟时间、位移最...
[期刊论文] 作者:荆燕,张世中,李宏,熊玉珍,刘凤秋,孙起伟,董建业,张鸿旭,陈葛天,,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7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在非发断层上的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非发断层体垂直向形变的延迟时间、位移最...
[期刊论文] 作者:磊,伍吉仓,陈艳玲,肖枫,,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7
基于公共开源软件Doris,利用三轨差分的DInSAR方法获取了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地震的位移场。...最终得到的斜距方向的位移场与GPS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
[期刊论文] 作者:石耀霖,曹建玲,马丽,尹宝军,,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7
唐山市一口水井观测到多次水位振荡,以及伴之的高精度测量到的深部层水温变化.水温变化幅度与水位振荡幅度有关,水位幅度变化数厘米到一米,水温变化幅度为0.001℃~0.01℃,而且总是温度下降,震后一到数小时内水温恢复正常....我们进行了有限单元法模型计算,认为井水垂直振荡时搅动井水引起的弥散效应,是造成水温变化的主要原因,后续的热传导作用可以解释水温的复原过程.今后如果在不同深度同时进行高精度井...
[期刊论文] 作者:亿,, 来源:建筑结构 年份:2007
论述了叠层橡胶支座隔结构设计中碰到的几个问题,包括隔结构的设防目标提法不足之处、隔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办法、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取值规定、最大层间剪力比的计算方...
[期刊论文] 作者:曲延军,李志海,杨成荣,, 来源:内陆地 年份:2007
2005年9~10月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地区发生5次4级地震,对该次群活动的序列特征分析表明,这是一次非前兆性群。群中最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构造特征显示,本次群的发生可能与克孜尔断裂活动有关。...对比分析历史群及其前后新疆及周边的地震活动后认为,本次群附近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更大地震,但群活动可能反映了新疆区域应力场增强,新疆及周边地区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孙小龙,刘耀炜,,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7
利用本溪自流井水位及水温对苏门答腊Ms8.7大震响应资料,通过分析水位变化与水温变化的相互关系和研究区的井-含水层系统结构,建立了不同层位地下水混合的物理模型,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07
~~...
[期刊论文] 作者:袁正国, 王焕定,,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7
偏心隔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除发生平动外,还将发生平-扭耦联的反应,从而使震害加重,尤其是隔层较易发生破坏。本文利用自行编制的分析程序,对偏心多塔隔结构进行了数值...
[期刊论文] 作者:陶玮,沈正康,万永革,单新建,马超,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7
利用2001年Mw 7.8可可西里强震InSAR测量结果,反演了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两侧地壳弹性介质差异.InSAR测量结果显示断层南侧的位移比北侧的大20%~30%.根据人工地震反射剖...
[期刊论文] 作者:亿, 来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年份:2007
论述了叠层橡胶支座隔结构设计中碰到的几个问题,包括隔结构的设防目标提法不足之处、隔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办法、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取值规定、最大层间剪力比的计算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富有, 魏良甲,, 来源: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由橡胶隔支座与摩擦滑移隔支座串联成组合支座,再与橡胶隔支座并联形成的串联基础隔结构,在地震时可以取得较好的隔效果.根据串联基础隔结构的特点,给出了该种隔...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安忆, 新颖,, 来源:西部 年份:2007
一、张承志、炜张新颖:代作家里面,前面你特别谈过了史铁生,现在我们再谈谈其他人吧。王安忆:代人,我想张承志肯定是要说的。有个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O.M.别洛斯柳德采夫,H.δ.乌兹别科夫,陈保华(翻译),, 来源:内陆地 年份:2007
研究弱活动性参数的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这些参数是K=10与K=9地数量之比(N10/N9)、震源深度以及震源机制确定的压应力轴方位角的变化。绘制出弱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图,识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