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颢军,曹凑贵,张似松,汪金平,,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以水稻种植密度、纯N量、放鸭数3个因子,设置5个水平组成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试验数据分析显示,3个因子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放鸭数〉纯N量〉密度,而且密度与纯N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新笋,周宏,程航,张琳,黄钺,雷剑,张似松,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增施钾肥使鄂薯5号光合势下降,但净同化率提高,从而促进鲜甘薯产量提高,同时降低茎中的淀粉含量,增加块根淀粉含量,使鄂薯5号生长后期功能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下降.过氧化氢......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新笋,张琳,程航,周宏,黄钺,雷剑,张似松,,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能源农业能拓宽农业服务领域,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缓解能源短缺,保证能源安全和环境卫生.湖北省发展能源农业具有区位、科技、原料来源及企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湖北要...
[会议论文] 作者:刘安国,张方方,王海军,冯明,张似松,曹凑贵,李京,刘志雄,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本文根据湖北省18个站点的长期气象资料,统计计算了各地每一天引起水稻高温热害的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机率,分析了发生机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了各地高温热害不同等级风险期的起始、终止日期及持续天数,并据此将湖北行初步划分为鄂东高温热害频发区、鄂北鄂西高温热......
[期刊论文] 作者:汤俭民,张似松,邓干生,曹庆云,刘继华,毛惠民,付成俊,张楚,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为改善湖北省粳稻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香米的需求,用杂交育种法选育出了国标一级优质香型晚粳新品种鄂晚17,介绍了其选育经过、应用效果及栽培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似松,张建设,鄢竞哲,刘守树,彭才安,董义忠,刘光学,吴达,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农用活水源为复合纳米远红外材料,用该材料浸种催芽,可促进早稻秧苗素质提高,进而可使有效穗数、每穗颍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对发芽率和生育期影响不明......
[期刊论文] 作者:汤俭民,张似松,邓干生,曹庆云,刘继华,毛惠民,付成俊,张楚珍,,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2007
为改善我省粳稻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香米的需求,我们用杂交育种法选育出了国标一级优质香型晚粳新品种鄂晚17,介绍了其选育经过、应用效果及栽培技术。In order to impro...
[期刊论文] 作者:汤俭民,张似松,邓干生,曹庆云,刘继华,毛惠民,付成俊,张楚珍,,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2007
鄂晚17是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局和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国标一级优质香型晚粳新品种,适合肥力较高田块和劳少田多地区作一季稻直播。选...
[期刊论文] 作者:汤俭民,张似松,周元坤,邓干生,刘继华,毛惠民,朱彩章,王世,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为了提高我省粳稻单产水平,改善稻米品质,满足农民对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的需求,我们选育出了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鄂晚15,介绍了其选育经过、应用效果及栽培要点。...
[期刊论文] 作者:汤俭民,张似松,周元坤,邓干生,刘继华,毛惠民,朱彩章,王世才,,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为了提高我省粳稻单产水平,改善稻米品质,满足农民对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的需求,我们选育出了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鄂晚15,介绍了其选育经过、应用效果及栽培要点。In order t...
[会议论文] 作者:刘安国[1]张方方[1]王海军[2]冯明[2]张似松[3]曹凑贵[1]李京[1]刘志雄[1],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本文根据湖北省18个站点的长期气象资料,统计计算了各地每一天引起水稻高温热害的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机率,分析了发生机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了各地高温热害不同等级风险期的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