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年份:1981
近来由于工作关系,问及美国的大学是如何培养博士的。有关教授回答了我的问题,并详细地介绍了一些程序和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在纽约理工学院冶金系是可以授予研究生以博士学位的系。这种荣誉(Honor)是由许多学术团体,如AIME(美国矿冶工程学会),NSF(国家......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7
采用单轴拉伸扫描电镜动态观察技术,对铝铜合金这时效多晶体变形中的剪切带形成和扩展全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分析讨论了组织对剪切带形成和扩展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 来源:机械工程材料 年份:1997
从铝铜多晶体单轴拉伸变形过程的扫描电镜动态观察入手,研究其190℃*3h,190℃*10h,190℃*24h不同时效组织滑效变形特征和对剪切变形局部化的影响。并从对变形不均匀性,实际起动滑移系数目和反向弹性应......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以增, 来源: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9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83
对三种不同热处理(正火、退火、球化)的低碳钢中微空洞的形成进行了一些观测。在观测和计算的基础上,对微空洞的形核率和长大率与塑性应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Some ob...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 来源:材料导报 年份:1988
近代科学技术对材料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出现了一类介稳定态的新型材料,非晶态合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非晶态合金的出现开辟了材料科...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张红, 来源: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97
采用原位拉伸SEM观察,对欠时效铝铜多晶体组织中的滑移和断裂过程,特别是剪切变形局部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多个细观剪切带在颈缩区不同位置处形成,逐渐扩展,不直接引发断裂,并结合材......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刘湘杰, 来源:金属学报 年份:1985
对四种不同含碳量的球化碳钢中碳化物质点在拉伸缩颈过程中的开裂进行了定量观测.估算了碳化物质点开裂的局部临界应力值,讨论了微观组织结构对质点开裂的影响.The quantit...
[期刊论文] 作者:余祥卫,张以增,, 来源:机械强度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球化20碳钢在应变控制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循环特性及微观结构变化,探讨了球化20碳钢循环硬化/软化的机理。研究表明:当总应变幅在0.002—0.012范围时,在整个循环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王宏元,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年份:1985
【正】 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要的是严格遴选指导教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我们认为,研究生的导师要有导师的素质。它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导师的思想作风要好。当导...
[期刊论文] 作者:詹国栋,张以增, 来源:力学进展 年份:1994
本文以相变增韧陶瓷的疲劳为重点,对最近10年来国内外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评述,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詹国栋,张以增, 来源:材料导报 年份:1993
综术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进一步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詹国栋,张以增,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份:1993
本文对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循环疲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最新述评。主要内容有:非相变增韧陶瓷、相变增韧陶瓷、晶须(或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循环疲劳行为和疲劳裂纹...
[期刊论文] 作者:万韬俞,张以增, 来源:材料工程 年份:1996
从粉末法SiC_P/Al-1.45wt%Cu复合材料原位单轴拉伸变形过程的扫描电镜动态观察入手,研究在拉伸载荷下复合材料的变形和微断裂机理。发现裂纹在强化相与基体的界面上形成,并引起界面分离。随应力......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琛,张以增, 来源:力学学报 年份:1990
用平面应力有限元方法分析空洞模型以模拟一种双相钢板材在成型过程中所遇到的微空洞损伤,经试算可使模型的总体和局部的响应与已有的实验相一致,由此可提供描述该材料的损伤...
[期刊论文] 作者:胡社军,张以增,, 来源:机械强度 年份:1989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能够准确而敏感地反映材料早期损伤的程度和本质。由σ~ε曲线测量了球化20碳钢光滑试样拉伸过程中弹性模量的变化,结合钢中一级、...
[期刊论文] 作者:詹国栋,张以增, 来源:耐火材料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苗丕峰, 来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1989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正电子湮没技术,系统地观测了两相黄铜的形变结构,发现形变孪晶对微空洞形核与微空洞长大的影响是不同的。按照Mahajan的孪晶机制,分别讨论了这两种...
[期刊论文] 作者:张以增,谢中维, 来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1995
采用扫描电镜下原位拉伸的方法,观察了纯铝单晶中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晶体的滑移以及剪带状分叉的主要特征,建议韧性金属材料中的剪切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宏观剪切......
[会议论文] 作者:孙尧卿,张以增, 来源:第二届中国材料研讨会 年份:198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