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二震, 来源: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年份:2008
随着全球人口增加以及发达国家在生物燃料等方面对粮食(玉米等谷物)的大量使用等原因,全球粮食消费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生物周期的制约,产量不易稳定,且......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二震, 来源: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年份:2008
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形成江苏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期刊论文] 作者:徐毅, 张二震,, 来源:经济研究 年份:2008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验证其中的机理,进一步检验了外包对就业以及产出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任志成,张二震,, 来源:财贸经济 年份:2008
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产生了广泛的经济影响,就业效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之一。跨国公司基于劳动力套利的服务外包引发了就业格局的全球性调整。服务外包对承接国的就业效...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二震, 方勇,,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一个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环境中开始的。由于政治稳定、要素集聚能力强,中国抓住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效地规避了全球化的风险。实现了繁荣富强。...
[期刊论文] 作者:方勇,张二震,,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年份:2008
本文脱离传统"渐进-激进"的讨论模式,从分工演进的视角来解读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本文认为,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是分工与交易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即不断地以分工深化来推动交...
[期刊论文] 作者:徐毅,张二震,, 来源:世界经济 年份:2008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企业的外包行为做了经验研究,分析了外包的决定因素以及外包对本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西方企业的外包动因不同,劳动力成本并不是...
[期刊论文] 作者:任志成,张二震,,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对外开放特别是入世后的深度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崛起,中国在融入多边贸易体系中虽遇摩擦但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当前,多边贸易体系陷入困境,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作为多边贸易......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二震,马野青,, 来源:经济纵横 年份:2008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重要贡献。国际价值理论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对揭示当代国际生产关系本质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价值理论内含的互惠互利......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继军;张二震, 来源:国际贸易问题 年份:2008
基于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分析了生产率的结构性变动对我国外贸顺差的影响。从国内来看,我国制造业(出口行业)的生产率增速要高于服务业(进口竞争行业),在“放大效应”的作用下,出口行业产出增速较快,出口规模急剧扩张;从国际来看,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生产率增速要高于美国等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杨继军,张如庆,张二震,,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8
当代国际产业分工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的分工、进而向产品内分工转变。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服务业外包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