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曾向阳,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正】 (《西方入学第五代》,张一兵著,14.5万字。学林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责任编辑:李东) 《西方人学第五代》是青年学者张一兵同志在西方哲学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理论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赵磷,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6
理论山峰的艰难攀登———评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赵磷1995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问世了一部新的论著,这就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一兵教授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河南人民出版社...
[期刊论文] 作者:仰天,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8
张一兵教授的近...
[期刊论文] 作者:陈爱华,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张一兵先生是解读阿多诺反思同一性逻辑、重构批判性辩证法的"天书"--文本学研究的一部力作.关于阿多诺,国内学界主要是从美学视角引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怀玉,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7
见(建)卓于微返(反)本开新———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评析刘怀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州450002)1988年,张一兵将那篇题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永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吗...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7
当代中国妇女研究及妇女学框架之我见张一兵所谓妇女研究,是指以女性和妇女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领域。它既包括上升到学科体系的“妇女学”,也包括针对社会中各种妇女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6
广义与狭义·基础与主导·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张一兵以我之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构的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新视域,主要衍生于科学历史观。而这种大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5
青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轨迹探索───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张一兵众所周知,与马克思一样,早年的恩格斯是一位充满人情味和感情冲动的热血青年。他有着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尝试,也有...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3
哲学:走向真实的现实,走向生活的本质张一兵编者按: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历史转折时期.哲学士口何走出困境.获得繁荣和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求实 年份:1998
政治经济学逻辑中的政治哲学颠覆———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解读□张一兵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对青年恩格斯并非是不重视的。可是,学者总是愿意相信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4
科学地理解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张一兵过去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研究忽略了两点:一是关于人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问题;二是关于人类的自我解...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求索 年份:1994
试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中的两种逻辑视角张一兵在我们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中,当前存在着所谓“五大形态”与“三大形态”的争论,不少论者往往各持一端,引经据典互...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6
广义与狭义·基础与主导·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张一兵以我之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构的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新视域,主要衍生于科学历史观。而这种大历史哲学在马...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4
先在的自然、基始的实践与第一级的物质生产张一兵近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讨仍在深入。而深入则必定会有难题。这里仅举两例:一是自然与实践的关系。不少论者为了克服旧有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年份:1994
再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张一兵自1988年我提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论点的确定内涵以后,在国内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6
走向社会主义实际的实践唯物主义──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分析》张一兵在我国哲学界,实践唯物主义已经“火”了好一阵子。1988以降,这场讨论已经完成了一般外在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金融研究 年份:1997
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脱钩后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关于海宁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张一兵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为了尽快在全国推广以合作制原则规范农...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求索 年份:1996
人本学的青年马克思:一个过去了的神话(下)──关于1843──1844年马克思思想变体的一点史考张一兵上篇所确立的观点,可以进一步从史料中得到支持。赫斯被恩格斯称为是青年黑格尔学派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论青年马克思对社会概念的初始规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三笔记研究张一兵过去我们对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笔记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兵,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93
实践交往:人类社会主体的群际功能互动张一兵在马克思的哲学新视界中,他始终是从两个逻辑视角去观察世界的: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一是人与人的改造关系。前者,衍生出主体与客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