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韩海波,师文贵,李志勇, 来源: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草业科技创新与草业发展大会 年份:2010
综述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抗性研究工作进展,包括植物学特性、种子特性、物候期及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利用价值及分布和抗逆性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针对扁蓿豆研究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丽,李志勇,李鸿雁,师文贵,, 来源: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2010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经老化处理的不同发芽率水平扁蓿豆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1)用10个有效引物对4个不同发芽率种质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丽,李志勇,李鸿雁,师文贵,, 来源:草原与草坪 年份:2010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经老化处理的不同发芽率水平扁蓿豆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0个有效引物对4个不同发芽率居群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4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丽,李鸿雁,李志勇,师文贵,,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对3份扁蓿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与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整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勇,李鸿雁,师文贵,李兴酉,刘磊,,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根、茎和叶的解剖结构,是评价植物抗旱性的重要指标,笔者简要介绍了牧草形态解剖结构与其抗旱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鸿雁,李志勇,师文贵,李兴酉,刘磊,,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10
以百脉根、二色胡枝子、黄花苜蓿、紫花苜蓿、野火球和扁蓿豆6种豆科牧草的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制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测定了叶片上表皮厚度、叶片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勇,师文贵,于林清,赵成贵,李鸿雁,,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0
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野生扁蓿豆居群的单位面积分枝数、花序花朵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勇,孙启忠,李鸿雁,王小丽,师文贵,戴军,, 来源:草原与草坪 年份:2010
系统地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SSRI、SSR)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牧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品种鉴定与纯度分析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勇,李鸿雁,孙启忠,王小丽,师文贵,邢建军,,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0
以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DNA,利用正交设计L16(45)探讨10×PCRBuffer(含Mg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及模板DNA用量对扁蓿豆ISSR-PCR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勇,李鸿雁,孙启忠,王小丽,师文贵,邢建军,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0
以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DNA,利用正交设计L16(45)探讨10×PCRBuffer(含Mg2+)、dNTPs、引物、Taq DNA聚合酶及模板DNA用量对扁蓿豆ISSR-PCR...
[会议论文] 作者:刘磊,陈立波,李志勇,师文贵,李鸿雁,李兴酉,王美珍, 来源: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草业科技创新与草业发展大会 年份:2010
对3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的最后1次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计的刈割情况下,从9月10日,3个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