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3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01
崔永东博士所著的《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出版 )在这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读书 年份:1998
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崔永东“入乎其内”者,入世也,有为也,进取也;“出乎其外”者,出世也,无为也,逍遥也。“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的实质是要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而这正是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1997
儒家刑法思想对秦律影响之管见崔永东秦律是以法家之刑法思想为指导而制定出来的,这已为学界所周知。至于儒家的刑法思想对秦律有何影响,却未见专文探讨。本文以睡虎地秦简为根...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5
墨子哲学及其现代价值崔永东作为平民阶层代言人的哲学家墨翟,其学说在先秦时期曾处于"显学"的地位,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秦汉以后,虽然作为一个学术团体的墨家学派不存...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7
银雀山汉简中反映的刑法思想崔永东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四千余枚竹简,简文内容多为先秦兵书,其中既有《孙子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又有一些古佚书,如《孙...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89
崔永东同志在这方面走出了扎实的一步,他较全面、细致地对柏杨先生的文化史观作了剖析、评价,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龙文茂, 来源:比较法研究 年份:1997
“中国古代无自然法”说平议崔永东龙文茂*自梁启超先生1904年发表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提出儒家法思想即为自然法说以来,许多学者服膺之。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力主“中国古代无...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8
帛书《黄帝四经》中的刑法思想崔永东1973年底,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试析墨子的理想人格设计崔永东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心是在人生哲学这方面,而人生哲学的重心则是理想人格论。什么样的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怎样成就理想的人格?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了历代哲学家热心关注的焦点所在。...
[期刊论文] 作者:邵汉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1
“内圣外王”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它虽出自《庄子》一书 ,但这一观念却非道家所独有 ,而是为各家津津乐道。冯友兰在《新原道·绪论》中曾说 :“在中国哲学中...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1
周初流行的“明德慎罚”思潮对《易经》产生了影响。西周刑法中的“中刑”或“中罚”原则就体现了明德慎罚的精神。帛书《易经》对刑罚的教育功能有深刻的认识。“明德”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道德法”是泛道德主义观念影响法律领域的一种表现。儒家的法律思想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法思想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立法方面 ,主张把道德的法律化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 ;在...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1999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的两个抄本(即甲本和乙本),有不少优于今本之处,据此研究老子思想,较能得其真胄老子并不是一个法律虚无主义者(如许多论著所言),他反对重刑酷法,主张刑法直轻......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在60年代的台湾知识界,曾爆发过一场声势浩大的中西文化论战。这场延续了四年之久的文化论战,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台湾学术界,而波及到了整个台湾社会。今天,对我...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不但是一位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道德教育家,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天,对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一番客观的分析与...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0
在汉代,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儒家道德思想从此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流。汉代的法律变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的法......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本文对铭文、简牍和帛书中的法律史料所反映的刑法思想进行了研究。根据周代铜器铭文中的法律史料探讨了体现“明德慎罚”思想的刑法诸原则,即所谓“中刑”的原则,区分初犯与再......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东,,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88
谈到唐朝的中日文化交流,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日本只是中国文化的模仿者,大化革新后的日本文化,是盛唐文化的全部移植。而不注意或很少注意到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时曾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