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屠基达, 来源:航空档案 年份:2006
本刊自本期起独家连载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飞机设计师屠基达的长篇力作《超7史话》,作者以亲身经历和独特的视角,再现了那种中外合作改进战机,研发“超7”的不平凡岁月和布满艰辛...
[期刊论文] 作者:屠基达, 来源:海事大观 年份:2006
编者按:本文作者系中国飞机设计专家屠基达,浙江省绍兴市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工业公司高级工程师,曾任总工程师、飞机总设计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期刊论文] 作者:屠基达, 来源: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 年份:2006
1978年11月,吕东部长及段、陈、徐副部长率20余名专家去西欧考察,这是有史以来航空工业部部长到西方的第一次考察,考察中决定首先从西欧引进电子火控设备,以提高我国航空电子的起......
[期刊论文] 作者:屠基达, 来源:航空档案 年份:2006
通过格鲁门与波音公司两家的对比,在“佩刀”Ⅱ项目中,与后者的合作比较符合我们的利益,但由于格鲁门公司已经先行一步,并对巴方的选择态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为了在“佩刀”Ⅱ......
[期刊论文] 作者:屠基达, 来源:航空档案 年份:2006
1951年9月,我们一行五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家统一分配的大学生,来到了北国风光的哈尔滨平房的国营121厂。这里的气温明显的比南方凉多了,对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第一次到了“北......
[期刊论文] 作者:屠基达, 来源:航空档案 年份:2006
第一次工作会议正所谓“好事多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我方与格鲁门公司确定了在“佩刀”Ⅱ项目中各自的工作分工与共同协作问题。临行前,从不信佛的佩莱哈克去参拜了佛祖,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屠基达, 来源:航空档案 年份:2006
美国官方正式行动美国公司的态度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与我们合作的同时,都抱有既想合作、又不想暴露自己太多技术;既想赚钱、又不想付出太多的心态。“只......
[期刊论文] 作者:屠基达, 来源:航空档案 年份:2006
歼教5飞机,1984年将从成飞厂飞出第1000架。人到了这当口,该祝寿了。飞机。本也该庆祝一番的,本文也算祝寿的表示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航空档案 年份:2006
在本期屠基达院士撰写的《超7史话》(2)一文中,曾提及到在和中、巴进行超7的合作中,美国格鲁门公司提出将F-20“虎鲨”的机头安装在中国歼-7M机身上的“超佩刀”方案。这架几乎可...
[期刊论文] 作者:周日新, 来源:航空档案 年份:2006
本期刊登的屠基达院士撰写的“北国风光里五个南方5大学生”一文,说的是1951年一中国航空工业创立的年代,5位大学应届毕业生奔赴北国冰城哈尔滨,投身中国航空工业六大厂之一—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