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尤西林,,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2008
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这个定义不是完美的,但是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公私德两个概念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尤西林,,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08
著名的"风格即人"一直主要被理解为"文如其人"的艺术社会学命题。但此命题不仅强调了作为风格根源的人格的基础地位,而且包含着人格依靠风格体现感性生命的深层涵义。后一涵...
[期刊论文] 作者:尤西林,,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当代中国文化界所发生的经典与大众文化之争,表明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五四"以来不曾达到的反思阶段。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主义与大众主义,在面临现代性虚无主...
[期刊论文] 作者:尤西林,,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8
审美高峰的"刹那"移"未来"于"现在",从而凭借"现在"内感时间使终极目的具体可感。审美与时间关系不仅是审美的核心结构,尤其是面向未来的现代性抵御虚无主义的关键环节。以"...
[期刊论文] 作者:尤西林,,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与体现现代性分化性的审美独立方向相反,"审美共通感"代表着后宗教—伦理时代更为重大而稀缺的整合功能。美感的天然亲和性甚至渊源于人类自身与宇宙演化所拥有的共同初始条...
[期刊论文] 作者:尤西林,,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道德意志自由本体能否"呈现",人对此本体是否具有"智的直觉",是20世纪新儒学理论代表牟宗三与康德对判的中心论题,也是牟宗三新儒学核心之心体论拱心石。这一争论聚焦于心体...
[期刊论文] 作者:尤西林,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08
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目标具有以主体性的人为工作对象的人文特性,即使师范理科也因此区别于以物性规律为中心的非师范同专业理科科研与教育。人文学科特性在非师范教育中普遍不......
[会议论文] 作者:尤西林, 来源: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 年份:2008
@@明清实学,正特殊地受到当代研究者的注意。作为从明中叶到鸦片战争前夕出现的思潮,实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终结。而就其精神背景而言,实学又不仅是汉文化对明亡教训的反省,从更广......
[期刊论文] 作者:彭德,, 来源:画刊 年份:2008
在西安站开会时,美学家尤西林表明了与我类似的立场与判断。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