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玫,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建安文学在唐代受到普遍推崇,并传播海外。唐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集中在“建安风骨”与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唐诗创作也受到建安文学的影响。建安文学慷慨磊落、使气命诗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刘涛,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汉末建安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文人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时期。重个性、主缘情、求华美的文学思想深刻影响着建安文人的创作。感慨动乱现实 ,抒写内心情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晨,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3
汉魏文人认为诗、赋本为一源,赋流出于诗.汉大赋与建安诗歌的关系十分密切,建安文人对于汉大赋是十分仰慕和推崇的;建安诗歌在内容、艺术、诗体三方面深受大赋的影响,形成了...
[期刊论文] 作者:刚明, 来源:中国摄影家 年份:2003
刚明作品@刚明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魏宏灿,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建安时代,各体文学都有新的发展,呈现出新面貌.论者一致认为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这是今人以现代的文学眼光审视建安文学而得出的看法.其实,建安文...
[期刊论文] 作者:何红艳,,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3
建安公宴诗的价值选择具有十分深刻的实践与理论意义,从历史生成和读者接受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建安公宴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价值选择.与相比,建安诗无疑是"声色大...
[学位论文] 作者:王士君,, 来源: 年份:2003
但是,建安文学作为其子系统有着独特的面目。本文首先梳理了建安七子所涵盖的人物,认为孔融应予七子之列。第二部分论述了生于汉未、长...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俊峰,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3
建安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突出,这使人们很容易认为:建安文人所倾注心力进行创作的是诗歌,当时的主流文体是诗歌,而不是辞赋.本文将从辞赋发展的承传关系出发,结合有关历史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杨苡, 来源:学海 年份:2003
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即汉献帝自建安至延康之间,史称"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作家以三曹父子及建安七子为主,形成了邺下文人集团,...
[期刊论文] 作者:张振龙,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建安是"人的觉醒"时期,为此立德、立功成为建安文人价值追求的主导,立言仅为建安文人的余事.但由于建安文人普遍都存在着一种"志不果"、"道不行"的缺憾与苦闷,故立言成为他们...
[期刊论文] 作者:易小平,孔艳侠,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南朝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非常注重品人辨体。品人主要表现为对丕、植的推尊与对刘、 王优劣的论争;辨体主要表现为区分建安文学与其他时代文学、探讨建安作家的渊源以及评定相...
[学位论文] 作者:张振龙,, 来源: 年份:2003
作为魏晋文学光辉起点的建安文学,自然成为讨论的热点。经过论争,我们对建安时代“人的觉醒”与...
[期刊论文] 作者:尔康,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珍,, 来源: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建安文学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影响都是巨大的 ,而曹氏父子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从文学外部而且从内部深刻影响了建安文坛。...
[期刊论文] 作者:刘焕成,, 来源:情报杂志 年份:2003
分析了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提出了构建安全电子商务平台的方案....
[期刊论文] 作者:齐向东,, 来源:滨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建安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作家集团--"邺下文人集团",形成了代表建安时期整体审美意向的"建安风骨".其内容取向上的"刚健"与"端直",构成了他们直面人生、积极...
[期刊论文] 作者:顾仲策, 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份:2003
为了面对日趋激烈的水利建安市场,根据江苏省启东市设备安装公司的改革实际,谈了关于国有中、小水利建安企业改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是: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正确选择改制...
[期刊论文] 作者:易小平,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3
初唐前期,以元老重臣为主的宫廷文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形成了典丽的接受形态。初唐后期,以中下层士人为主的普通文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相对偏激,其中四杰比较重视...
[期刊论文] 作者:杨菁,, 来源:报刊荟萃 年份:2003
氏祖上姓韩以“氏姐弟”闻名于世的家,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家族。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始于氏六姐弟的父亲耀如。耀...
[期刊论文] 作者:王秀春,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3
建安诸子后期的许多作品充满了孤独苦闷的情调,表现了作家心态的另一面。这种心态的形成与前期动荡生活留下的阴影响、个人理想无法全部实现、曹氏兄弟之争及诸子个性有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