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林丽,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1
吕祖谦所编纂的《鉴》是宋代重要的诗文总集著作,自至清,多次被翻刻、重修.本文试对《鉴》的编纂作以浅析,并通过对《鉴》所囊括的北宋诗文的举例介绍,探讨论述其文献价值.总体而言,《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林家骊;邓成林,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日本《影弘仁本〈馆词林〉》存南朝、齐时代文章47篇,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将之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之《全》《全齐》对勘,有整篇可补入《全》《全齐》之;有可补足严氏所辑残章断句之篇...;并有可与严氏所辑之互为校勘,以正字句之误的篇章....《影弘仁本〈馆词林〉》所收、齐,可以进一步明晰作者归属问题;其所收傅亮、王俭等重要南朝文人的散佚作品,可提供研究这些文人创作的新材料.这些公牍资料不仅有助于明确齐时代诸历史事实,还原诸多历史场景...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由,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21
筆者從南京圖書館藏刻孤本(殘)《二十先生回瀾鑒》中輯得《全》失收的南宋林之奇、鄭湜、戴溪、陳公顯四人八篇論體,其中陳公顯未見於《全》.這四人活躍於南宋高宗、孝宗朝,來自科舉競争激烈的福建、...浙東地區,這些佚文體現了南宋中前期兩地士人傑出的論體寫作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李思萌,王政,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21
《全》分别漏收无名氏《石棺铭》、陈助《寿州寿春县崇教禅院新建舍利砖塔地宫壁记》、无名氏《证悟禅师碑》、无名氏《天圣院佛会人名碑》等四篇,今予以辑出,以为补遗。...
[期刊论文] 作者:吕冠南,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21
曾枣庄、刘琳先生主编的《全》是目前收录两单篇文献最齐备的断代文学总集,但仍有少数宋代作家未被《全》著录。他们的作品往往保存在较为稀见的地方志和金石文献中,也有部分见于佛教经籍。...毫无疑问,这些作家都亲自参与了宋代散文的创作史,其作品是的组成部分。现就读书所得,对《全》失收的八位作家之佚文进行辑补,为提升辑录的完整性提供微薄的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李婧,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份:2021
的版画有表现国家重大历史转折的作品,也有表达自己人生感悟的作品。在诗情画意之中借景抒情是其版画作品的标志性特征。从平凡之中发现美,他的版画作品是日常生活的诗歌,也是劳动人民的赞歌。...经常创作北大荒题材的作品,作品中肥沃的黑土地、轰鸣的拖拉机、起飞的雁,以及欣欣向荣的农场等象征着时代符号的主题常被认为是的代表作。...然而,细读的版画作品,才认识到他除了是从时代中走来,更是从灵魂工程的苦旅中走来。的版画作品刻画了时代的符号又充满着优雅的诗意。...
[学位论文] 作者:陳怡君,,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21
時自歐陽修起,形成了一股“尊韓”的熱潮,出版、整理韓愈詩文集也成為一時之盛。但在韓愈詩中異的處理上,諸家版本不盡相同。...論以四種刻本韓集中的近體詩異為語料,借助《中華再造善本資料庫》將韓集的四種刻本——蜀刻十二行本《昌黎先生文集》、刻魏仲舉《新刊五百家注音辯昌黎先生文集》、讜注王儔補注的《新刊經進詳注昌黎先生...》、咸淳廖氏世彩堂本《昌黎先生集》進行比對,搜集以上諸本韓集中被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军伟,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全》内容驳杂,包罗万象,其中佛教寺院碑记更涉及丰富的佛教知识。《全》编者由于对佛教经典、佛教制度、佛教历史掌握不充分,对寺院历史掌故、文章内容、文字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吴琼, 来源:华中学术 年份:2021
刊本周敦颐集《元公周先生濂溪集》附录多篇有关周敦颐的杂文、诰命、祠记,可为《全》增补七位作者:何士先、徐邦宪、傅伯崧、胡安之、刘元龙、冯去疾和卢方春,补佚文三十三篇....
[期刊论文] 作者:刘瑶,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21
《全》失收了北宋刘孝孙《上神宗乞召对之人量加试用》《上神宗论方面之寄勿遽更易》、商倚《上徽宗乞戒朋党之弊》、曹辅《上钦宗论不断之过》、陈公辅《上钦宗论致太平在得民心》《上钦宗乞迎奉上皇笃其孝心》《上钦宗乞迎奉上皇笃其孝心系第二状...》《上钦宗乞官陈东》4人的8篇奏议,其中刘孝孙、商倚、陈公辅三人为《全》失收作者。...现对其漏收的4人的8篇奏议进行辑录,以补《全》之失。...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敏,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21
在宋代发展到极致,与其创作制度化、功能礼仪化的应用语境密不可分.表既是宋代词科的必考文体,也是朝廷官日用不可或缺的文体之一.科举与官制的双重规约促使表功能转向礼仪性,表服务于“赓歌陈谟”的政治审美化....在礼制规范下开展的表写作谨守正确的政治立场、规范的格式传统、严格的措辞达意等要求,同时也包含作者的志向、情感、意愿等个人表达.表作者在礼制要求与志意表达之间的权衡与选择,反映了应用文体中权力话语与文学话语对现实的建构博弈....宋人在历史主义和知识主义主导下展开的表阐释,展现了两在制度与礼仪...
[期刊论文] 作者:徐吉军,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21
最近,浙江省提出“根铸魂、筑牢新高地,交出文化高分报表”“让南宋文化这张浙江文化金名片更加深入人心,走向世界”的新要求.rn那么,韵是什么呢?韵就是宋代在中国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法然,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21
鉴》的编纂工作是一项由词臣发起,由执政官经办,由馆阁承担的国家行为.吕祖谦以馆职身份具体执行此事,其间与词臣偶有分歧,但并非学术之争.吕氏家学与孝宗的编纂意图...
[期刊论文] 作者:李璐,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21
“半生缘,两地书” ——张爱玲与淇、邝美的书信新探...
[期刊论文] 作者:章炳煜,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21
初古文运动背景下柳开的道观念...内容摘要:与道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唐宋时期对于“与道”的辩论尤为突出,这同唐宋提倡文学复古的古文运动有莫大的联系。...综合唐宋两代来看,“与道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明道、道合一、必害道”...
[期刊论文] 作者:邓莹辉,杨梓,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道关系问题是两理学家和文人共同关注的诗学核心话题。相对文人而言,北宋理学家普遍具有重道轻的倾向,文学和理学之间势如水火。但随着季理学官学地位的获得,二者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蕊, 来源:渊(中学版) 年份:2021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代点茶在中国饮茶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两时期,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留下了数部茶学经典论著.宋代的点...
[期刊论文] 作者:龙坡涛,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21
《全》是宋代文献整理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成果,是目前收文最详尽、整理颇为完善的最好版本之一,为文学和史学研究者广泛征引和运用.但是由于其卷秩浩繁,偶有个别疑误.文中拟对其中极个别疑似讹误的内容略作考证和辨析...
[期刊论文] 作者:蒋郅杰, 来源:西部皮革 年份:2021
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由于其产地大多集中在江苏苏州,故也称“苏州锦”.锦纤巧秀美,色彩艳丽,纹样精巧,材质坚柔,被冠以中国“锦绣之冠”,它和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人民高超娴熟的丝织技术的体现...,同时锦文化还以其特有的意识结构与美学思想表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为了延续锦的生命力,从现代创品设计理念出发,对传统锦纹样的类型、特征以及创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归纳与总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实现传统锦在纹样图案和应用领域上的拓展,...
[期刊论文] 作者:马成名,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21
《石鼓》乃是中国最早有文字刻在石上的大型石刻,在文字学、文学史、书法史、碑刻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朝安国“十鼓斋”收藏的《石鼓》都是拓本,除一册佚失,其余都已流往日本。...而对此次新出《石鼓》拓本是否可以弥补国内没有拓本之空间,笔者进行了多方位的考证。本文从笔画形态、册后题跋、流传情况等角度,证明所谓明朝大收藏家安国“十鼓斋”收藏的《石鼓》实为翻刻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