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小路, 来源:中国收藏 年份:2017
九叠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篆体,它的法颇有讲究。  事实上,在宋代以前就存在屈曲缠绕的法,叠笔是一种成熟的书法技巧,流传绪。...不过唐代叠不成规模,而且与官印无关,两者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北宋印章使用叠见于史载。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中央官署及京城改...
[期刊论文] 作者:沈乐平,,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7
谈及鸟虫印,首先要讲讲鸟虫的由来。鸟虫,又称“鸟虫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载:“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
[期刊论文] 作者:苏雅,, 来源:牡丹 年份:2017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潇潇雨,, 来源: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年份:2017
余秋雨一篇散文《流放者的土地》,其中写到了古塔:...
[期刊论文] 作者:龚鹏程,, 来源:艺术品 年份:2017
又称天书、天文、丹书、也叫赤字、玉字等。何绍基即有这样一幅对联"玉堂宝书茶烟禅榻,墨池云天风海涛"。何绍基其实没写过云,但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书法家是把云...
[期刊论文] 作者:韩天衡,,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7
鸟虫是对富有装饰图案美的篆字的美化。是一种追求华美奇妙情调的,经过浓妆艳饰的'精加工'的篆字。入印的鸟虫是基于秦汉时社会通用的金文、小篆、缪形体而花...
[学位论文] 作者:黄逸伦,,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年份:2017
现存的两汉时期碑额十分稀少,因多用篆书书写,而被广泛地称为额,是我们研究篆书在两汉时期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两汉额在书写构型上大量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线条松动,...
[期刊论文] 作者:刘超,,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7
先秦时期的大篆至秦以后小篆的广泛应用,为后来汉代的“摹印”奠定了基础。“摹印”为后来清代“碑学”的书学思潮提供了思路。本文通过对“摹印”历史及特点的分析,试...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东方艺术·书法 年份:2017
这一年,由元结撰文、瞿令问书丹的《峿台铭》刊刻完成,《峿台铭》篆书书法“以瘦劲见称,具有挺拔的力度,人称‘悬针’”【1】所谓“悬针”,是在篆书长笔画,尤其是竖长笔画的收笔处,露锋出笔,不藏不顿,作悬针状...关于悬针的由来,书史多附会说为东汉章帝时秘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忠华,,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说文解字》中正与读若字异部而段玉裁注音转者,音转和读若字音转两种情况.上古音转会导致一字多音.在正与读若字构成的注音框架中,要么是正音转,读若字分注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7
9月17日下午,日本苍文会代表团访问北京语言大学,聘请该校朱天曙教授任苍文会海外荣誉顾问。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授出席聘任仪式。日本苍文会是日本著名的书法篆刻社...
[期刊论文] 作者:金少华,,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从顾野王《玉篇》与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来看,二氏所见《说文解字》并未收录"轚"。而仅见于《毛诗》《周礼》及《谷梁传》...
[期刊论文] 作者:张柏龄,,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7
他精通金石书画,、隶、行、草均有突破,但尤擅行草书,不失古人,别具一格,“晚清第一人”之誉。在风格上,他弃“...
[期刊论文] 作者:权英杰,, 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鸟虫印是指以鸟虫篆文字入印的印章。它发源于战国,盛于两汉,之后长期处于式微,直到二十世纪才形成创作高潮,即以方介堪为领军人物的创作风格驰名印坛。方介堪的鸟虫印创...
[学位论文] 作者:馬小川,,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7
隸萬象名義》(下簡稱《名義》)為日本平安時代釋空海依據我國南朝梁·顧野王編著之《玉篇》抄撰的漢字字書。作為一部卷帙完整的中古字書,《名義》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由...
[期刊论文] 作者:毛鸣,,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7
古时“”是“贮”的本字,读作zhù。今时“两个读音níng和nìng,繁体字写作“寧”,其本字作“寍”,后世假借“寧”为“寍”。本文通过对“”字的读音...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延智, 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年份:2017
【关键词】袁安碑;艺术典型;汉碑刻;方圆兼备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5-0051-02  古文字通过隶变而走向今文字。...隶书是在对篆书解构、破坏的基础上形成的,至汉代而鼎盛,“秦篆汉隶”之誉。...
[期刊论文] 作者:郭进明,, 来源:农村科学实验 年份:2017
2月14日,广南县经作站陈德刚冒着严寒深入角乡布标村民委波木村小组查看100亩连片冬玉米情况,通过对冬玉米示范基地的实地查看,对角农技站实施冬玉米付出的努力给予充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美与时代(中) 年份:2017
鸿都门学书法教育对书法系统教育起到一定的发端作用,其对过分注重工艺化和装饰性的鸟虫的审美追求,代表了以汉灵帝为首的一种审美风尚。...这样看来,也是可以把鸿都门学鸟虫教育看作是文字从实用领域解放出来的标志。...
[期刊论文] 作者:高金和,李小梅,,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17
临沧历史悠久,历史上先后有勐缅、缅、临沧等名称。临沧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座缅古城,现在已经荡然无存。缅古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从兴到衰的过程。缅古城始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