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1994
中越神话传说比较谈孟昭毅在世界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学能够避免外来因素的影响而独自生成。已故的越南文学院院长邓台梅先生就曾深中肯綮地指出:“越南的文学并不是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9
孟昭毅(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这次我们座谈讨论的题目是:“比较文学研究跨世纪随想”。在此之前,我们曾一起讨论过,主要想围绕着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如“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顾力,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1999
排除“西方中心论”的干扰,让我们聆听遭受冷遇已久的东方的声音。超越以往东西方对话中那种处处以西方标准来衡量东方的范式,中国比较文学界早已达成如此共识:加强中国同东方国......
[期刊论文] 作者:吴凤翔,,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2002
季羡林先生在中讲:“没有东方文学,所谓比较文学就是不完整的比较文学.”然而要将东方文学真正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化、民族语言千差万别的东方文学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吴凤翔,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刘舸,黎跃进,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2
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于 1 9世纪中期诞生于欧洲。当时特定的世界社会文化格局 ,决定了这门学科具有强烈的“欧洲中心论”倾向。直到 2 0世纪 70年代前 ,国际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9
《罗摩衍那》产生的时代正值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一种“文化精神”作动力,这种文化动力在史诗中表现为洋溢着一种人文精神。首先,史诗通过广博......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中国禅宗滥觞于两晋南北朝,勃兴于唐,盛于宋。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后,与其汉诗结下不解之缘。诗自渗入禅理而愈显灵性,禅自有了诗意而尤现深幽。深入探讨诗与禅的关系,会发现在朝......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长篇小说《吉姆爷》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成就辉煌的先驱者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的代表作。书中散逸着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融合的传统色彩,以及所浸透的与之截...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南亚研究 年份:1994
印度近代最伟大的作家泰戈尔素以思想博大精深、才华卓世超凡著称。他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宗教等诸多文化领域内的造诣,令人可望而不可及。在20世纪以来的东西文...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2000
印度两大史诗的成因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但论及其文化意蕴者甚少。本文首先考查了印度古代社会历史产生史诗的各种可能性和必然性 ,指出两大史诗是在一定历...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2
接受美学被引进比较文学领域以后 ,形成比较文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接受研究。它与传统的影响研究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二者都考察文学接受者的反应 ,区别在于影...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近读《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戏剧叙事学的文章和笔谈意见,得知这是《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为苏永旭等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戏剧叙事学”......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诗名蜚声世界,其卓越的戏剧艺术成就也理应受到世人重视。他创作了40多部戏剧,种类繁多,内容浩博,其中的象征剧或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社会问题剧,...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2
《一千零一日》是继《一千零一夜》之后又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关于中国公主杜兰铎的《杜兰锋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朝鲜戏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它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于一身。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它极大地丰富了东方文化的内涵。在其发生、成熟的过程中,由...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1991
中国和伊朗(古称安息或波斯)堪称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两大文明古国。两千多年前,“功不在禹下”的张骞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奉命向西方“凿空”,使中伊两国得以互通信息。继后,横贯伊朗境内的丝绸之路和穿越波斯湾的南海水道,进一步促进了中伊两国之......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1988
文学是人学,“……透过千变万化的形式,不断地揭示人的一致性,这是艺术和科学的主要目的。”这种“人的一致性”使文学这种人类生命运动过程中的物化形态,超越了时空的鸿沟,形成人类共同具有、彼此相通、有审美共鸣的文学的同一性。在人类文......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正】 鲁迅毕生翻译了15个国家、111人的244种作品,共约250多万字。数量和他的全部著作不相上下。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翻译经验。他先后共写了近30篇论及...
[期刊论文] 作者:孟昭毅,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