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高继宁,, 来源:光明中医 年份:2010
孙郁芝,女,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1年被选定为第一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50年,临床经验丰富...
[期刊论文] 作者:徐翔,,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0
舒芜、孙郁、黄乔生等周作人研究专家在其中起了不小的误导作用。但是通过对历史语境的还原...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读书 年份:2010
近代以来的文人喜欢谈明末清初,其实是大有寄托在的。而研究明史也就有了各自的心思。晚清文人喜欢明史,大概和排满意识的滋长有关,民族主义的因素重,那是自然的了。而“五四...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书城 年份:2010
谈论现代文化思潮,人们一直喜欢用左右派的概念。其实这样笼统的分析,也有可疑的地方。自左翼文化兴起,知识界分化得厉害,先前的自由主义者,有的左转;当然,坚守旧立场者也比...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群言 年份:2010
按学界许多人的观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是两个概念,后来合成一个,文化事件与政治事件联系起来,内容就驳杂了。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只是少数人的自言自语,在北京大学的多元格...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学习博览 年份:2010
中学的语文应读点什么。这在过去不是什么问题,但在今天争议却很大。华夏文明几千年.中国教育的根底是让人“信”,正所谓道德普及者。美国的语文书也有这一共同点,如爱国主义、人......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前线 年份:2010
我没有见过萧乾,关于他的事情都是从书中看来的。因为工作的关系,偶然认识他的夫人文洁若,读过她的回忆文章,渐渐对萧乾这位逝去的作家有了兴趣。今年是萧乾百年诞辰,念及先...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前线 年份:2010
安徽的老区很可一看,一些地名和建筑都有故事。去皖西大别山区,第一站乃金寨县城。四面群山苍翠,山谷里有个阔大的水库,是很美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前,还有晚Anhui’s old...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河南教育:高校版 年份:2010
我偶然在网络上读到朱航满的文章,是谈孙犁、邵燕祥的,印象很深。读他的文章,仿佛彼此早已是老朋友,内心有着深深的呼应:在学术与创作间有一个地带,类似旧时的小品笔记,......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前线 年份:2010
我去云南玉溪,才知道这是聂耳的老家。玉溪的烟草名气太大,我自己不吸烟,所以对此没有什么兴趣。但这个城市和聂耳的名字连在一起,却让我有了几许快意,不禁想起小时候耳熟能...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前线 年份:2010
我知道日本的左翼文化.是因了小林多喜二的名字。他的译本在中国有多部,名气很大。另外还有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论战。从日本留学归国者的文字,曾搅动了文坛。日本的左翼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孙 郁,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0
这时候我就想:读诗其实也是读自己。内心的色彩会被历史余光焕发出来。有人被灵动的东西所吸引,有人则是沉到时光的深处。在历史的线条里,我们各自的姿态是大不相同的。    一    《钱谷融论文集》是很好玩的书。作者早年的文字大有唯美主义色调,对文言......
[期刊论文] 作者:孙 郁, 来源:书屋 年份:2010
我们这一代人怎么也绕不过去“五四”的,那段历史还不到百年,可是已经模糊不清,许多往事已被悬置在学院的话语里。一种是静静的学理的演绎,一种是带着生命体验的思考,那些存在早已变成碎片闪现在不同的群落。我总觉得“五四”的文化对今人有着隔膜的地方,我们现......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日本学者在研究中国文学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围绕中国现代性的变迁,寻找日本知识界的自我意识。中国作家提供的精神图景,作为一种对照,被内化为一些学人批判日本社会的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0
陈独秀与张国焘,按天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学者,当时的环境,却让他们做了另外一种选择,即由学术转向政治。他们自愿放弃学人身份,甘愿做一个革命者,把“五四”的文化风潮,从书...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10
冀中这个地区,我一直未曾去过.了解它是因了两个人.一系孙犁,二是梁斌.孙犁笔下的河北山乡,多秀丽的一面,荷花淀的美世人皆知的.梁斌和孙犁不同,好似更谙熟泥土里的人们,他写...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0
杨沫从杨沫的角度看张中行,自然有另一个结论。但他们都没有料到,彼此的分合,隐含了现代读书人的两种命运路向。杨沫是在极其困苦的时候与张中行相遇的。她的家庭有着知识阶...
[会议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1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 年份:2010
@@痛风是一组有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上以男性多见,据报道,男女比可高达20:1。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法制资讯 年份:2010
或许他以为,创造别样的世界比摹写现实更为重要。只会一种思维,不能超越传统与现状的人是没有出息的。绘画与文学其实是人的心灵史的不同表达式。我在吴冠中先生的笔墨里倒是...
[期刊论文] 作者:孙郁,, 来源:书城 年份:2010
汪曾祺死后,人们谈他的文章之妙,多讲与废名、沈从文的师承关系,那是对的。但他的文字功底好,大约和跨着梨园与书画两行有关。梨园使其谙于文化江湖的冷暖,书画则深染上士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