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祥龙,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21
理解中国现代进程的哲理涉及三体而非两体,其中家本体相比个体本体和集团本体处于更本源的地位.代际时间是家本体的意义生发机制,它处于主观时间和物理时间之间,借助现象学和《周易》的时间观有助于说明它.这种代际时间流内含前后互补的回旋,体现在"时晕"和"几......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再林,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21
中国近现代前夜的明清之季是一个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走向现代的个体的"欲本主义",与之相伴的,还有回归传统的生命共同体的"家本主义".这与其说体现了一种所谓的"双重本体",不如说在新时期"身体转向"大背景下,开启了一种"一身开二门"......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向晨,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21
中国人谈起"家",一方面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家"文化有着激烈的批判,在现代中国哲学中也没有足够的理论空间来检视"家"的问题.西方近现代"个体-主体"哲学中存有明显的"欠缺",因此在当代哲学中有大量关于"他者"的论述以弥补"个体-主体"......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向晨,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年份:2021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引起学界很大关注.新文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很多层次,与哲学学科相...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向晨,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21
在具体论述"家"的问题时,《论家》提出了"双重本体"的概念,即个体与亲亲.拙作一方面积极肯定"个体"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高度推崇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亲亲"的发见.张祥龙、张再林两位教授在肯定"双重本体"的基础上,都试图再推进一步,或是回归"家本位",或是......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向晨, 来源:文化纵横 年份:2021
一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国人将其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这场运动并不以复兴自己的古典文化为己任,而是显示出彻底否定传统的特征。这几乎代表了百年来中国人的基本自我定位:抛弃旧传统,迎接新文化。无论迎接哪一种新文化,否定自身......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向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21
对于人类共同的普遍关切,不同的语言世界会有不同的本源性思想资源加以回应.建基于汉语之上的哲学理应深入思考在此语言世界中所形成的普遍关切.不少学者开始使用“汉语哲学”这个概念,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与“中国哲学”不同的范式与概念.“汉语哲学”问题的提......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向晨,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21
列维纳斯与赵汀阳都有某种西方“之外”的视野,对于西方哲学的存在论传统有总体性的反思与批判;都坚持以哲学“之内”的方式推进他们的思想,这构成了他们之间“对话”的基础.“对话”姿态并不假定一种更高的普遍性去涵盖他们,而是要能保持其源初的理论“立场”.......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洪,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家"与家庭关系一直背负着一定的思想史骂名.当代中国学者,比如张祥龙与孙向晨,从不同的角度试图恢复"家"的名誉,强调"家"与"亲亲"意识对于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作用及其对于人类生活的普遍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陈周旺,段怀清,严峰,孙向晨,田素华,苏耕欣,李宏图,张涛甫,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年份:2021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它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新文科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怎样的?它对于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究竟有何意义?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有效地推进新文科建设?这些都是我们不能不深入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