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其信,张彩霞,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解超杰,杨作民,孙其信,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03
到目前为止,小麦中已经鉴定出31个主效抗白粉病基因位点 Pm1-Pm31 ,对这些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位点的来源、染色体定位、遗传特点以及载体品种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解超杰,杨作民,孙其信,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常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一项既安全又经济有效的措施.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该措施正在成为小麦抗病基因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作民,解超杰,孙其信,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3
用条中(CY)29,31,32号生理小种对6类抗性材料进行了苗期分小种和成株期混小种鉴定。结果表明,除Yr5,10,15外,还有一些Yr基因和许多抗病材料目前在我国仍表现抗病,加强对这些抗源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解超杰,孙其信,杨作民,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3
野生二粒小麦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资源库之一.为了了解野生二粒小麦对我国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抗性表现,通过接种试验对采自以色列16个不同地区的152份野生二粒小麦材料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中福,张义荣,梁荣奇,刘广田,孙其信,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3
本研究采用微卫星 (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 6个春小麦品种 (系 )及北方冬麦区的 17个冬小麦品种 (系 ) 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2 3个微...
[会议论文] 作者:倪中福,孙其信,崔国惠,李元清,于美玲, 来源: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2003
通过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分析了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各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种间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
[期刊论文] 作者:谢晓东,倪中福,孟凡荣,吴利民,王章奎,孙其信,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3
为深入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 ,选取 3个冬小麦品种 (系 )为一组亲本 ,3个为另一组亲本 ,配制了正反交 18个杂交组合 ,以授粉后 6d的杂交和自交种子为材料 ,应用mRN...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章奎,倪中福,孟凡荣,吴利民,谢晓东,孙其信,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3
以一套小麦4×5双列杂交组合的根系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重复PCR扩增,分析了拔节期杂种与其亲本根系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并与杂种的10个农艺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
[期刊论文] 作者:魏艳玲,倪中福,解超杰,杨作民,孙其信,杜金昆,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03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抗源来自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 L.)的杂交组合分离群体温6/cp90.0.2.4.1(169/T.sp.al//宝丰7228)所携带抗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Wes...
[会议论文] 作者:倪中福[1]孙其信[1]崔国惠[2]李元清[2]于美玲[2], 来源: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2003
通过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分析了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各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种间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分析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刘保申,李大勇,张学勇,高庆荣,孙兰珍,孙其信,董树亭, 来源: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2003
利用荧光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T911289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鉴定与分析.GISH鉴定和黑麦...
[期刊论文] 作者:刘保申,李大勇,张学勇,高庆荣,孙兰珍,孙其信,董树亭, 来源:Acta Botanica Sinica 年份:2003
利用荧光基因组原位杂交 (GISH)、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对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T9112 89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鉴定与分析。GISH鉴定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