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伯君,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作为中国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古文字不仅丰富了文字的定义,其中很多汉字系文字采用汉字字形和笔画,并创造性地借用“六书”造字法造字,也丰富了汉字“六书”理论.同时,民族古文字在行款、雕版与活字印刷等方面均受到汉字书写的广泛影响.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伯君, 来源:敦煌研究 年份:2022
日本天理图书馆藏西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后附八思巴所撰颂赞《出有坏无量寿智莲华鬘赞叹》,于“癸巳年(1293)神足月十五日”译自藏文本,是目前发现的翻译年代最晚的西夏文刻本,八思巴所撰“赞叹”是目前仅见的有明确翻译时间的帝师八思巴作品的西夏文译本。该本......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伯君,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22
本文根据西夏文《五音切韵》所载汉语“三十六字母”的西夏文译音,结合龚煌城基于《番汉合时掌中珠》夏汉对音的研究,以及西夏新译佛经陀罗尼的梵汉对音,对十二世纪汉语河西方音的声韵特征做了进一步考察。这些特征有的延续了唐五代时期汉语西北方音,有的则属于党项......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伯君,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宋元时期藏传佛教在河西与中原得到了广泛传播,吐蕃时期形成并延续下来的翻译传统也贯穿于这一时期藏文佛典的翻译当中。本文参考前人的著述,梳理了吐蕃梵-藏译经中的转写、音译、意译规则,并与唐代以来中原译经原则进行了对比,进一步阐述了敦煌、西夏和元代藏文佛......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伯君, 郑昊, 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2022
元代光明禅师李惠月的名字见于金银字写本《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及存世《普宁藏》零本的施经题记。文章通过梳理相关题记,联系白云宗刊行和印施《普宁藏》的史实,认为李惠月实为白云宗僧录,于1290年负责印施《普宁藏》的组织工作。他于1291年离开江南,他的去职与桑哥......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伯君, 夏立栋, 来源:敦煌学辑刊 年份:2022
金塔寺石窟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属于马蹄寺石窟群,始凿于公元五世纪。2021年5月至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建联合考古队,对金塔寺石窟进行调查时,确认了东窟塔柱正面残存西夏文墨书题记的分布位置及与临近塑像的内在关联。这些题记题写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