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喜龙 朱荣杰 土艳丽,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8
摘要 以兰科植物为例,从移植的定义出发,运用部分文献结果,分析和总结了移植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未来移植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等,为今后珍稀濒危植物的移植和保护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移植;回归;辅助移植;珍稀濒危植物;兰科植物  中图分类号 S6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川, 土艳丽, 林进, 范丽卿,, 来源:高原农业 年份:2018
宗教放生活动可能导致大量外来物种的引入,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在藏传佛教盛行的西藏,鱼类放生活动十分普遍,但鲜见有关放生对当地鱼类群落影响的报道。本...
[期刊论文] 作者:王喜龙, 朱荣杰, 土艳丽, 文雪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8
以兰科植物为例,从移植的定义出发,运用部分文献结果,分析和总结了移植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未来移植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等,为今后珍稀濒危植物的移植和保护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论文] 作者:王喜龙,土艳丽,朱荣杰,文雪梅, 来源:农学学报 年份:2018
为深入了解西藏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本研究以《西藏植物志》为基础,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和标本信息对西藏兰科植物名录进行了梳理和整理。共记录到西藏野生兰科植物89属...
[会议论文] 作者:土艳丽,李振宇,文雪梅,金效华, 来源: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 年份:2018
  西藏具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台地,平均海拔4500m,曾被认为是天然的生态屏障,在没有人工影响的环境中,外来物种很难定居,完成生活史和形成自然种群。但在另外一方面,青...
[期刊论文] 作者:杨乐, 周生灵, 李继荣, 魏聪, 土艳丽,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18
<正>2016年12月29日,在拉萨河沿岸的达孜县唐嘎乡湿地(29°50′12.68″N,91°33′31.74″E,海拔3 760 m)发现11只体型中等(体长约22~25 cm)的灰色椋鸟。其头黑,头侧具有白色纵纹,喙黄色,尖端黑色,跗跖和趾为暗橘黄色,腹部比背部灰色略浅,臀部偏白(图1)。经鉴定,该鸟为雀......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 仇晓玉, 土艳丽, 文雪梅, 罗建,,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8
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属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东喜马拉雅区域[1],其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北部为念青唐古拉山脉,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区内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由印度洋来的...
[期刊论文] 作者:土艳丽, 仇晓玉, 罗建, 王喜龙, 段元文,, 来源:西藏科技 年份:2018
生物入侵能严重威胁入侵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最近的普查发现青藏高原环境较好的部分的确存在严重的生物入侵现象,其中西藏林芝市的朗县和米林县发生了入侵杂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喜龙,土艳丽,文雪梅,朱荣杰,段元文,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8
藏东南是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重要组成单元,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第二大科,但对该科植物在藏东南地区的物种数量及分布规律仍然缺乏...
[期刊论文] 作者:王喜龙, 王程旺, 李剑武, 土艳丽, 文雪梅,, 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年份:2018
报道西藏兰科一新记录种——落叶石豆兰,对其形态进行描述并提供照片。该种发现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海拔750~1 087 m区域,附生于树上或林中多苔藓的岩石上。凭证标本(金效华...
[会议论文] 作者:王喜龙, 土艳丽, 文雪梅, 朱荣杰, 段元文,,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8
藏东南是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重要组成单元,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第二大科,但对该科植物在藏东南地区的物种数量及分布规律仍然缺乏...
[期刊论文] 作者:土艳丽,刘林山,刘忠清,央金卓嘎,张黎鹏, 来源:西藏科技 年份:2018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是一种世界性入侵植物,在中国西南地区大肆扩散,对当地农林牧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通过标本考证和实地调研,作者证实紫茎泽兰确实在樟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