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洪瑞,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9
1豫西地区中、新元古界地层层序划分豫西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南部,区内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齐全,露头连续,是我国新元古界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进行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理想地点......
[期刊论文] 作者:陈芬,周洪瑞,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5
本文对宁夏及邻区石炭纪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24属62种,讨论了植物群的特征,划分了4个植物组合,即(1)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Archaeocalamitesscrobiculatus组合;(2)Mesocalamitescistiformis-Pecopteris组合;(3)Conchophyllumrichthofenii-Paripter......
[期刊论文] 作者:周洪瑞,王自强,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8
从沉积特征研究入手,确定各种沉积相,微相及沉积体系,将区内中,新元古界分为6种沉积体系,13种沉积相和38种微相,对副层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合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周洪瑞,王自强,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3
本文探讨了栾川地区“陶湾群”的层序和时代,确定了在栾川牛栾—陶湾地区发育一大型韧性断裂带,所谓“秋木沟组”实际上是由韧性断裂带中的糜棱岩带和夹持其间的、由不同时代...
[期刊论文] 作者:周洪瑞,王自强,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9
华北大陆南部中,新元古代大陆边缘的演化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从沉积类型,沉积组合,火山活动和花岗岩性质分析入手,探讨了华北大陆南缘中,新元古代大陆边缘的性质和演化历程。将其经......
[期刊论文] 作者:雷振宇,周洪瑞, 来源: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95
以豫西中-新元古界为例,探讨目前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认为地层堆积类型转换面及沉积相序向上突然变浅的间断面是层序界面的间接标志。深切谷并非存在于......
[期刊论文] 作者:雷振宇,周洪瑞,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1996
以沉积相为基础,通过对汝阳群的层序地层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区中元古代地层格架,共划分为6个层序,并讨论了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对层序地层研究在前寒武纪地层的广泛开展具有一定......
[期刊论文] 作者:杨式溥,周洪瑞,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5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Ruyangichnus loyu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Torrowangea rosei webby,Changchengia ichnosp.,Squamodict yon(?)ichnosp.等发现于河南西部鲁山县和汝阳县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北大尖组。根据同位素年龄值,微古植物和叠层石资料,产遗迹化石的汝阳群应相当于中元古代......
[期刊论文] 作者:崔新省,周洪瑞,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4
本文报道的海相双壳类化石采自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经研究,双壳类有13属,27种,其中某些属种为我国首次发现,并建立了3个新种:Sanguinolitesningxiaensis,Leptodesmashikongensis和Streblochondriadashitoujingouensis本文采取将石炭系二分方案.研究区上......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周洪瑞, 来源: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年份:2000
举世闻名的天津蓟县中新元古界剖面,地层厚度近万米,分布时限为100Ma左右(1800-600Ma)。以岩相及相序为基础,不同级别沉积层序及其有序叠加形式为研究核心,在这套厚度巨大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63个......
[期刊论文] 作者:陈芬, 孙克勤, 周洪瑞,,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1994
描述了发现于我国宁夏中宁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新种宁夏心羊齿(Cardiopterisningxiaensissp. nov.),并讨论了心羊齿属(Cardiopteris)的地理分布、地质时代和演化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崔新省,董文明,周洪瑞,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96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豫西鲁山下汤和临汝罗圈震旦系剖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区域上该地层的发育特征,初步识别出3个Ⅰ类层序.前两个层序分别与岩石地层单位黄连垛组和董家组......
[期刊论文] 作者:蒋干清,周洪瑞,王自强,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1994
运用构造分析与地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修订了豫西栾川地区栾川群的地层层序,进而研究了栾川群的沉积环境及构造古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栾川群主要为浅海一潮坪相的碳酸盐及碎......
[期刊论文] 作者:雷振宇,周洪瑞,王自强,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96
以沉积相为基础,通过对汝阳群的层序地层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区中元古代地层格架,共划分了6个层序,并讨论了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对层序地层研究在前寒武纪地层的广泛开展具有一定......
[期刊论文] 作者:梅冥相,徐德斌,周洪瑞,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0
与米兰柯维奇旋回存在成因联系的幕式地层堆积作用的结果 ,是在地层记录中形成各种类型的米级旋回层序。在不同的古地理背景中 ,受物质来源及沉积动力学背景的控制 ,故发育具...
[期刊论文] 作者:李振清,周洪瑞,陈建强,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01
根据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可以推断古盐度、古水温和古水深,恢复古沉积环境,并判断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对淄博地区上寒武统微量元素Sr、 Ba、V、Ni和氧-碳同位素的研究结...
[期刊论文] 作者:董文明,沈亚,周洪瑞,崔新省,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1999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工作方法,对豫西震旦系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识别出三个I类层序,并建立起了各层序的等时格架,系统地研究了地层沉积相带在层序格架中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联系。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周洪瑞,张传恒,王自强,王家生, 来源:新疆地质 年份:1998
造山带综合地层学研究是造山带研究的重要基础问题之一 ,由于受区域构造和区域变质影响 ,造山带原始地层层序常受到强烈破坏 ,因此在区域地层研究中须采用综合地层学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传恒,周洪瑞,王自强,王家生, 来源:新疆地质 年份:1998
南天山造山带是古生代期间塔里木板块与伊犁—伊塞克湖板块对接、碰撞的产物 ,主体由向南逆冲的推覆体组成。推覆体内部变形构造在垂直于主断面方向上呈规律性变化。从推覆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