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尹波,,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藏》之编纂,正是时代之产物。2004年底,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的《藏》首批50册在孔子诞辰2555年之际编成,2005年在北京举行了出版发行Hi...
[期刊论文] 作者:李冬梅,,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明清《藏》三大家中华《藏》编纂的第一人——湖湘学人孙羽侯。孙羽侯,字鹏初,明朝万历中期人。汤显祖《孙鹏初遂初堂集序》云:“(鹏初)尝欲总史传,聚往略,起唐虞以来至...
[期刊论文] 作者:舒大刚,,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随着海内外“中华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自古学人“佛道有《藏》,吾何独无有”的慨叹正在得到改变。在各界朋友的关怀和支持下,四川大学《藏》编纂经历七年的探索与努力,...
[期刊论文] 作者:郭齐,,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我认为,要编好《藏》,关键在于把好六个关口,加强两项研究。六个关口是:选目、编排、版本、圈点、校勘、校对。两项研究是:儒学发展史研究、儒学文献研究。In my opinion...
[期刊论文] 作者:舒大刚,,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藏》是收集保存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它荟萃两千余年儒学著作,以系统的著录体例,分门别类地予以标点、校勘和编排。它作为中国古代儒学成就之集成,可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世文,,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在《藏》设“孔孟史志”一类,是我们对儒学史部文献分类的一个尝试。有关孔子、孟子及其门人、弟子的史料文献历代都有著录,但往往附在其他类目之中,如《史记·孔子世家》...
[期刊论文] 作者:舒畅,,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随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藏》编纂与研究”招标工作的尘埃落定,由北京大学牵头的《中华藏》编纂工程宣布正式启动了!有人称这是“千百年来中华学人的圆梦...
[期刊论文] 作者:张立文,,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我热烈祝贺四川大学以舒大刚教授为主编的《藏》的出版。这是儒学史上的盛事,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大事,也是学术史上的喜事。明清以来,多位学者倡议编纂《藏》而没有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廖名春,,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的《藏》首批成果——史部50册,最近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为一个古典文献和儒学的研究者,捧读之后,感慨系之。Sichuan University ancient book...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勤,,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今天我是怀着非常欣喜、庆幸的心情来参加这个《藏》首The host asked me to make a speech here today, I h...
[期刊论文] 作者:薛芳, 来源:中国商人 年份:2006
父亲的正直,讲义气也给了欣很深的印象.家里经常都穷得快揭不开锅了,父亲还要去救济他人.后来他考上大学后,父亲每周给他写一封信,信的末尾的话永远都一样,“好好学习,不...
[期刊论文] 作者:舒星,,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经过8年的认真准备和艰苦努力,《藏》首批成果终于在四川大学问世。首批出版的50册系儒学史料的首次收集和整理,字数达2600余万,被学人喻为“千古儒学第一藏”。儒学是中国数...
[期刊论文] 作者:黄开国,,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中国传统文化虽说是释道三教并立,但是,无论是从时间的久远,还是从影响的深广而论,释、道都不能与儒学比肩,儒学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所在。然而,奇怪的是:历史上隋以A...
[期刊论文] 作者:赵松娥,杨来生, 来源:农家致富 年份:2006
日本水梨是口本国家果树试验场于1941年培育出的品种,1959年命名。日前,日本温室栽培的梨几乎全部为水。在日本市场上,一等水梨每个售价25元(人民币)左右,温室栽培的水梨每...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6
拥有出色演技,同时进行着音乐活动的感性美女柴崎,2005年,她发行了两张单曲、一张大碟并拍摄了两部电影。这样,柴崎却还觉得自己不够忙碌,回顾2005时笑道“电影才两部?太少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6
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将集録古今中外儒学著作,分门别类地予以整理和出版。《藏》是两千馀年中国儒学成就的大汇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粹和象征。《藏》约收书3...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成都晚报》:《藏》工程寻求盟友:北大人大蓦然回首,川大已在灯火阑珊处在中国文化史上,“释道”三家鼎足而立,形成了影响中“Chengdu Evening News”: “Confucianis...
[期刊论文] 作者:金生杨,,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是自西汉时便已形成的传统观念。因此,易学研究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重头戏”。《四库全书总目》于“易类小序”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世文,, 来源:藏论坛 年份:2006
《东家杂记》《东家杂记》二卷,宋孔传撰,爱日精庐影宋刻本。传原名若古,字世文,山东曲阜人,孔子四十七代孙。精易学,操行介洁。建炎初,随孔端友南渡,遂流寓衢州。绍兴二年...
[学位论文] 作者:侯艳春,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6
其中,著名禅僧义堂信的汉文学成就最为显著。在义堂信的创作思想中,禅、、文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他既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