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彭再新,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分析《诗经》中的语料,可以发现其中至少有15首诗21处运用了列锦修辞。虽然这些列锦修辞的句式以四言为主,但是形式多样,不少模式被后来文学作品所继承。其它先秦歌谣里面亦...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0
五代十国词是唐词的延续,其在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方面既有对唐词所创结构模式的继承沿用,又有自己新的创造。不过,相对来说,五代十国词在名词铺排结构模式上对唐词的继承沿用...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修辞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会为实现达意传情效果最大化而在语言文字经营上进行力所能及的努力。从修辞实践的历史看,修辞可以分为...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20
承转是说写表达中先顺承受交际者之意,再暗转笔锋或话锋以呈露己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中,承转手法的运用都很广泛。由于以承转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表达上...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中国文学创作,特别是诗词创作,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统,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热烈追求。列锦修辞文本的建构,其所追求的表达效果同中国文学传统的意境追求一致,因...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起兴是汉语中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修辞手法。以起兴手法建构修辞文本,一般说来有两种审美追求,一是追求听觉美感,二是追求视听觉双重美感。先秦时代的《诗经》广泛运用起兴修...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2020
从语言的角度特别是从修辞的视角来研究外交课题,在中国修辞学史上是较少有人涉足的。至于以外交语篇为专题进行专深系统地研究,最终以一部学术专著的形式呈现于学术界与读书...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政治修辞的主体与受体,如果从言语交际学的视角看,跟交际者与受交际者是一个性质。但是,从政治修辞学的视角看,并非所有的交际者与受交际者都能成为政治修辞的主体与受体。从...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政治人与自然人一样,在语言活动中都要讲究表达效果,为此就需要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而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建构有表达力的修辞文本。不过,跟自然人的“日常修辞”不同,政治人...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羡余”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并非是现代汉语中才有的,而是渊源有自,在上古汉语中就存在了。这种现象古今学者都注意到,而且有所论及。但都没有看到其本质所在,这是非常可惜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比喻是语言表达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所有语言中都有的修辞现象。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汉语比喻史自然也是源远流长。《诗经》作为汉语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20
闻一多是著名的现代白话诗人,也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卓有成就的学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者型诗人,其诗歌修辞理论与修辞观在他的古典诗歌(格律诗)与现代白话诗的创作中都...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2020
从语言的角度特别是从修辞的视角来研究外交课题,在中国修辞学史上是较少有人涉足的.至于以外交语篇为专题进行专深系统地研究,最终以一部学术专著的形式呈现于学术界与读书...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修辞的“两大分野”,是指“积极修辞”与“消极积极”,是陈望道从日本现代修辞学引进的两个重要概念。在《修辞学发凡》中,陈望道对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内涵有过简明扼要的说明,但一直未引起中国修辞学界的重视,更未引起学者们的深究。不仅如此,很多修辞学论著根本就不提......
相关搜索: